作者 | 羅伊晴
▲臺無人機 圖源:聯合網
臺當局宣稱要用無人機遏制大陸“武力犯臺”。無奈,臺預算中心卻曝出自產的無人機頻頻出現撞山、墜海等事故。對此,臺相關部門忙撒一億臺幣(約合人民幣2300萬)維護無人機系統。
據臺灣聯合網13日報道,臺灣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表示,無人機原本因為具有避免人員傷亡、精巧靈活、隱密性高、維護費用少、機動性高等特點,而成為臺灣當局未來投資的重點。臺當局還在2017年度的防務報告書中叫囂,他們可以通過無人機打造重層防衛及嚇阻戰力,遏止大陸“武力犯臺”。
然而,近年來臺灣軍用無人機失事事故頻傳,2015年至2018年6月底止,由臺灣“中科院”產制的銳鳶無人機及紅雀無人機已發生多起撞山、墜海或墜毀跑道等事故。如紅雀無人機2016年度完成購置30架后,僅2016年內即發生3次墜海事故,以至目前能投入使用的架數僅余27架。而2017年度迄今,銳鳶無人機已發生5次意外事故。雖有部分機身撈回后已送“中科院”修復,然而原購置的32架銳鳶無人機現僅余28架可以用于訓練。
▲臺灣自產無人機事故情況 (圖源:聯合新聞網)
預算中心還提到,調查發現,各年度事故發生原因,無論是因引擎轉速異常墜海、飛行高度不足撞山、或是高度保持不足碰撞河堤,多與人為操作不當、環境評估欠妥或機械維修保養欠佳等因素有關。因此在2019年的預算中,臺“海軍”擬編列1億臺幣(約合人民幣2300萬)用于銳鳶無人機系統的維護。
另外,預算中心還指出,銳鳶無人機操作人員需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而且培養起來比較困難。但目前取具備合格證照的操作人員有限,因此人員的培訓工作也需要盡快開展。
來源:臺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