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盾科技的tc無人機。本報記者 吳傳明 攝
前沿
11月11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落下帷幕。除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等明星機型驚艷亮相外,無人機無疑是本屆航展的另一大亮點。
今年參展的無人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看,都堪稱歷屆之最。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造”無人機表現格外亮眼,從軍工、國企到民企,四川無人機企業航展上扎堆秀新品。
□本報記者 朱雪黎
新品扎堆“四川造”引領技術創新
在本次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推出“翼龍”家族無人機的新成員——全復合材料機體的翼龍ⅰ-d無人機。
翼龍ⅰ-d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型全機身復材無人機。“機體復合材料比例達到約75%。”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李屹東說,復合材料的大比例應用降低了機體重量,也擁有更強的抗腐蝕能力,能夠適應更復雜的環境。
四川民企也在不斷引領無人機技術創新。“我們帶來了兩款‘又將引領行業巨變’的新產品。”航展上,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斌介紹,之所以說“又”,源自其之前的一個創新舉動。
工業級無人機多采用固定翼,雖然更穩定,但需要“跑道”起降,應用限制較多。能否讓固定翼無人機實現垂直起降?2015年,成都縱橫研發出cw-20大鵬無人機,采用多旋翼加固定翼的形式,開創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業化先河。
本屆航展,任斌帶來的兩款新產品,不僅可以讓固定翼無人機在空中定點懸停20分鐘左右,還能實現移動平臺起降。展臺一段視頻不停播放:一架無人機從一艘執法船的甲板上起飛,完成巡查任務后,輕松找到一直在移動的船只,穩穩降落在甲板上。“無論船在行進中如何搖擺,無人機都可實現精準降落,這也是該項技術的難點所在。”任斌介紹,此前此類技術多出現在國外軍用無人機演示中。
市場開拓四川企業嘗試改變產業鏈
航展靜態展示區,四川騰盾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最新發布的“大家伙”——一款翼展26米、機長14.5米、機高4米的無人機。
這款名為tc的無人機是一款通用型、模塊化支援保障無人機,由兩個機身并列而成,機身間有一大塊空置區域。“這里可以安裝貨運吊艙,也可輕松更換遙感吊艙、投送吊艙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這款無人機還可安裝水上起降浮筒,變身“水上飛機”。該負責人介紹,預計tc無人機將在明年首飛,后年實現交付。
本次航展上,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的x-chimera無人機(簡稱xc)首次在國內亮相,此款機型7月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完成了首秀。“xc和tc 一樣,都是雙機身設計,不同的就是大小。”thx無人機系統開發者聯盟執行主席郭亮博士說,xc是國內同級別具有最大載重比的純電動垂直起降無人機,“充一次電,可飛4個小時。”
郭亮介紹,xc可智能識別多種載荷設備,僅需簡單切換,便能持續完成不同任務,實現一機多用、一機多能。“而全套系統,一輛suv的后備廂就可放下,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兩個人10分鐘內就可完成。”
來源:四川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