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王登
策劃:白璐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明星產品可謂是琳瑯滿目。在防務展區停放的各類防空導彈車,有一輛名為“低空神盾”的車輛顯得尤為特別。在當今各類防空作戰系統都在強調打得高、打得遠的時候,這輛車為何卻將目標瞄向了低空呢?
“低空神盾”無人機研發的防控系統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院總會計師王玉軍介紹,“低空神盾”是一款專門針對無人機研發的防控系統。
據了解,隨著無人機研制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各類型無人機性能不斷提升,集高技術于一身的現代無人機已脫胎換骨、導致反無人機作戰的難度也空前加劇。在反無人機領域存在的難點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看不見”。現代無人機隱身化特征明顯、典型無人機的尺寸僅相當于f-16戰斗機的40%左右,其雷達反射截面積多在0.1平方米以內。如何對無人機進行偵察預警、探測跟蹤是反無人機面臨的首要難題。
二是“辨不清”。世界各國的無人機在外形特征、材料運用上和功能設計上都十分相近,僅僅通過雷達信號或外觀持征,幾乎無法分辨目標的性質和類型。另外,當空中出現大批各種用途的主人機時,對圍標的敵我識別和威脅程度判斷就更加圍難。這將直接影響到反無人機兵力的分配、以及打擊次序的決部,很可能會因此而貽誤戰機,導致作戰失利。
三是“攔不住”。對于活動在平流層以上的超高空、超高速無人機來說,即使其不采用隱身技術,也很難被攔截。多數地面防空武器以及戰斗機發射的導彈和炮彈,都夠不著、追不上,奈何不了它們。而對于體積較小的無人機來說,因為其雷達和紅外信號極弱,即便發現了也不好攔截。
四是“打不起”。由于其制造成本低、保障費用低,僅是傳統有人機的十分之一,因此無人機可以在戰場上廉價大量使用,而反無人機的代價卻隨之相應增大。當一方大量使用無人機集群進行飽和式或誘騙式攻擊時,將會極大地消耗另一方的防空力量,出現“打不起”的尷尬局面。以上這些都為反無人機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問題與挑戰。
“‘低空神盾系統’是一型“低慢小”協同探測與處置綜合防御系統,可以應用于軍事基地、野戰陣地、指揮部、武器裝備庫等重要軍事設施以及要地的安全保衛;部隊武器裝備和人員運輸的隨行保護;邊境地區的安全防控;民航及通用航空機場區域的低空目標監視工作;重要堤壩、核電站、國家重要邊境線港口、海岸線等重要設施的保護;政府機關所在地等重要部位、關鍵區域的保衛工作;人員密集的區域、大眾參與的重大社會活動區域的安防工作。”據該系統總負責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院副院長謝平介紹。
“低空神盾”無人機研發的防控系統
“低空神盾系統”是一款集成了多種探測模式和復合攔截手段的綜合防控系統,覆蓋型號廣泛,處置手段全面,能夠根據作戰需要,進行射頻干擾、柔性網捕、gps誘偏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置。并且可以實現全天時、全天候、無人值守、遠程操控。
據了解,該系統已在近年的多次軍事演習中發揮了突出作用。研制單位中國航天十二院還作為支撐單位,由中國工程院上報了關于應對“低慢小”飛行器威脅國家安全的相關院士建議。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