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低迷、競爭環境日益惡化的當下,中國模具、鋼鐵、機床等傳統制造業正面臨著生死考驗。新工業革命的爆發將很快遍及中國,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企業如今的生存之道就是轉型,唯有轉型才能挽救中國企業于水火之中,才能使中國裝備制造業真正走向強大。
1、推進模具鋼鐵制造業改造升級。改造提升傳統技術方面,羅百輝認為應該通過實施固定資產更新補貼計劃,增加技術改造貼息貸款,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水平,促進傳統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躍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躍升。同時要創新突破關鍵技術,通過集成創新突破行業先進技術,突破關鍵部件外資掌控壁壘與限制,從&ldquo生產車間&rdquo變身&ldquo企業總部&rdquo,實現整體轉型升級。與此同時,聯盟收購先進技術已成為一種新趨勢,通過戰略聯盟獲取技術、品牌、管理、服務等戰略性資源,可獲取戰略性資產,實現產業集群內制造業企業整體的轉型升級。
2、推進模具機床制造業融合發展。羅百輝秘書長在共贏共享創新論壇上指出,通過模具、機床裝備制造業與信息化、產業鏈融合,可促進傳統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制造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強信息技術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全面提高模具機床裝備制造業水平。推動傳統制造業與邊界產業深度融合,通過把握模具制造業的新特點和新需求,開發航空、高鐵、船舶等高端制造業新市場,提升模具品牌價值與附加值,實現跨產業的轉型升級。羅百輝認為,推動模具機床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可構建供應鏈為核心,通過服務增值提升附加值、延伸產業鏈,促進價值鏈向&ldquo微笑曲線&rdquo兩頭攀升,以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傳統模具機床裝備制造業結構升級。
3、推進模具制造企業管理創新。羅百輝認為模具制造業生產管理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以精細管理消除企業的浪費,響應國家政策要求推動制造業的管理向科學化、環保化、主動服務化方向發展。加強管理手段創新可通過信息化推進生產流程智能化,推進銷售服務電子化。加強機制創新可通過規范企業組織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推進商業模式創新,應把商業模式創新作為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措施,以開發和整合市場資源為目標建立全球營銷與服務管理體系。
4、推進模具制造產業集群集聚。一是加大兼并重組力度。支持鋼鐵、汽車、電力、船舶、輕工等行業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兼并落后模具企業,推動上下游、產供銷、國際間聯合重組,提高模具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依法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防止和杜絕向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三是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優化產業規劃布局,加速產業鏈高端空間集聚,縱深推進模具產業基地建設,統籌完善模具公共服務、區域品牌、產業配套等體系,依托專模具業市場、保稅平臺、科研院所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形成綜合競爭優勢。
5、強化模具制造業人力資源支撐。羅百輝認為,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人力資源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全面增強模具技術研發能力。特別是增強模具企業人力資源全球化配置與運用能力,實現由&ldquo國內選人&rdquo向&ldquo全球選人&rdquo轉變同時,加強模具工程師團隊和工程師文化建設,提升集成研發能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模具技術工人技能。大力發展模具專業技術職業教育,加強模具技師團隊、技師文化和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高水平技術工人支持。
6、優化模具制造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羅百輝指出,模具制造業不是落后產業,模具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不是轉行升級。各級應高度重視模具制造業在產業價值鏈中的角色地位,以扎實有效的政策推進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一是以制度安排明確經濟轉型升級方向。各級應以市場導向作為模具產業政策制定的基點,制定模具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助推模具企業提升研發能力,實現模具產業鏈升級。二是以結構性減稅推動傳模具制造業結構升級。通過財稅制度&ldquo營改增&rdquo基本消除重復征稅,營造市場公平財稅環境。三是幫助模具制造業破解要素制約。通過設立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扶持基金,幫助模具企業解決土地、融資成本等問題,推進模具制造業轉型升級。
來源:阿里巴巴五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