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中聯重科攜三家戰略投資伙伴,共同以現金收購方式獲得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mdash&mdash意大利cifa公司100%的股權。中聯重科通過以小吃大,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邁出了企業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首當其沖面對的是文化差異的沖擊。詹純新的解決之道是&ldquo包容&rdquo,認為作為一個&ldquo外來物種&rdquo,中國企業只有尊重理解所在國文化,改變自己,才能融入當地人文,縮短文化差異造成的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收購容易整合難,業界人士形象地這一狀況比喻為舉行婚禮與經營婚姻的差異。詹純新確保聯姻成功的方法是&ldquo共享&rdquo,通過建立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
并購初期,由于cifa員工感到前景茫然,雙方整合出現困難。找到問題所在,中聯重科及時托出cifa的發展愿景,并對骨干團隊實施股權激勵,結成利益共同體。其效應立竿見影,雙方供應鏈、研發、市場網絡迅速整合,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課堂上展示的圖表顯示,并購后的中聯重科股東收益回報率遠遠高于國際同行。
跨國企業當地化,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簽定協議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聯重科通過意大利媒體鄭重承諾:保持原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穩定。危機期間,沒有一名意大利員工被辭掉。這種信任和責任意識獲得巨大回報:面對同行的邀請,cifa沒有一名骨干員工流失,管理團隊甚至主動減薪,自籌資金300萬歐元為公司增資,和公司共命運。這種狀況在危機時期的意大利極為罕見,在當地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
2011年1月,詹純新獲得意大利總統頒發的萊昂納多國際獎,該獎項由意大利工商界、媒體和公眾自由提名產生,以表彰對意大利經濟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
詹純新這樣解釋他獲獎的原因:意大利人發現,我們不是去建&ldquo唐人街&rdquo,而是和他們一起,讓羅馬大道更加通暢和諧。
至今,cifa業績已經相比07年同期提高了50%,但更具戰略價值的是,中聯重科與cifa在高端技術上的共舞,創造了多個全球第一。
&ldquo企業走出去易,走進去難&rdquo。一個企業也許可以憑一次偶然的機會做成一筆合算的國際買賣。但真正的國際化,不僅是&ldquo走出去&rdquo,而且要&ldquo走進去&rdquo,在當地實現融合發展。中聯重科這些海外投資,在獲得經濟效益、提升國際化指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中國企業不是資本的遠征軍,而是價值的創造者、利益的共同體。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