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近期,能源局組織了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對未來光伏補貼和裝機目標調整進行了明確表態。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政策預期修復,提振市場信心。根據媒體報道,本次會議中新能源司的主要領導明確表示2022年前國家會持續提供光伏補貼支持,將大幅提高“十三五”光伏建設目標,并加速出臺2019年光伏行業的相關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光伏裝機目標的修正意味著未來兩年仍然有指標用于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國內需求可對光伏企業的業績提供支撐,有利于提振行業信心。
17年光伏產能擴張過快,“531”政策導致預期裝機出現大幅下調。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中國光伏裝機目標為105gw。但由于行業競爭主體主要為民營企業,在補貼的驅動下產能飛速擴張。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53.06gw(分布式光伏19.44gw,占比36.6%),17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已達130.25gw,超額完成原目標。18年上半年,光伏裝機仍保持較快增長,在補貼缺口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能源局發布“531”政策將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規模暫停,導致市場對于光伏未來裝機預期出現大幅度下調。
下游裝機大幅放緩,光伏板塊三季度收入出現負增長。此前“531”政策將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暫停導致下游裝機增速出現斷崖式下降。1-9月光伏累計新增裝機3,452萬千瓦,同比下降18.4%,增速同比下降106.1pct,下游需求萎縮導致光伏行業q3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實現收入547.9億元,同比下降2.1%(q1為+14.6%、q2為+1.9%),單季度收入增速自13年起首次轉負。由于價格傳導具有一定滯后性,光伏毛利率水平仍維持在高位。在需求萎縮,產能過快擴張的背景下,光伏各環節產品(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價格于6月均出現斷崖式下跌。10月26日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價格指數分別年同比下降了41.0%、52.9%、48.3%、36.0%。但由于價格傳導具有一定的滯后性,q3光伏板塊毛利率僅出現小幅下滑。2018年1-9月,光伏行業綜合毛利率22.3%,較去年同期下降0.2pct;q3光伏毛利率22.1%,同比降低0.6pct,環比下降0.9pct。我們預計未來行業整體的毛利率水平或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新能源補貼問題日益嚴重。截至2018年9月,我們統計的27家光伏上市公司的合計應收賬款達728億元,較年初增加了58.6億元,年化應收賬款周轉率2.91,創同期歷史最低值。由于新能源補貼拖欠,導致流動性緊張向產業鏈中上游傳導,各環節資金均面臨一定壓力。
受市場、政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光伏板塊估值發生重大調整。一方面由于a股市場不確定性加劇,風險偏好下移;另一方面“531”新政導致行業預期受到沖擊,光伏板塊估值持續下跌。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光伏板塊市盈率19.55,較年初的37.28大幅下滑,創歷史新低;板塊市凈率1.68,也處于歷史底部水平。行業產能出清仍需時間,但板塊存在超跌修復機會。整體來看,民營企業的過度競爭導致擴張速度過快,產能面臨過剩壓力,造成補貼缺口持續擴大。即使光伏裝機目標進行了上調,補貼資金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在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產能過剩導致各環節利潤空間遭受擠壓。但由于板塊今年來已經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市場對于未來預期較為悲觀。在政策面發生明確調整的情況下,行業龍頭估值存在一定修復空間。
風險偏好回升或將向新能源板塊傳導,風電、核電存在部分投資機會。目前,未來裝機的預期是壓制新能源板塊估值的主要因素。從本次會議中可能看出,國家對于清潔能源支持的決心并未發生改變。在市場對于19年裝機預期較為悲觀的狀況下,隨著光伏裝機政策的明朗,風電等其他新能源板塊或將迎來部分投資機會。
3.投資建議
平價上網的加速推進,倒逼新能源產業鏈利潤空間承受較大壓力。但電氣設備板塊估值已處于歷史底部區域,下行空間有限。光伏十三五規劃有望上調,補貼支持延續至2022年,政策面調整有助于板塊風險偏好回升。建議關注光伏行業龍頭陽光電源、林洋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風電設備商方面,我們持續推薦塔架廠商天順風能、風電整機制造商龍頭金風科技,建議關注康達新材等。此外,建議關注核電設備供應商久立特材、江蘇神通與浙富控股等。
4.風險提示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