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慶為美國路創公司(lutron)首席顧問。港展閉幕時,寫了一文“香港展會:國際巨頭集體缺席,找不到風向標”。不少朋友對“拋磚”,說了甚多“玉言”。受此啟發,又有些“磚言”,錄于此:
一、國際巨頭不來,就沒風向標了?
這似乎有點言過其實。過去我們是跟跑,后來是并跑,現在有的已在領跑。功能性照明,老外不玩了,也玩不過你。"我的地盤我作主","我的品牌我牛逼"。oem抑或odm,就輕輕松松搞定了,何苦長途奔襲呢?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合作共蠃,萬事大吉"了。人家真的在忙,與人為本的智慧(智能)照明。我就知道,世上第 一家做調光照明系列的公司,今年就會有兩位數的增長。升級換代,玩更高級的,更跨界的,更人性化的,也許他們正在埋頭苦干,夜以繼日呢?
二、國內巨頭就不是風向標嗎?
過去很長時間習慣了"月亮是外國的圓",照明是老外的靚",他們不來,我們不習慣了!總是覺得失去了方向感,其實沒那么"郁悶"。只是國內巨頭,還沒覺得自己"鶴立雞群",比較低調的務實。不來低調,來了也低調。沒有酒會,沒有派對,甚至展位上連咖啡都沒有,更甭提碑酒了。這也是國際大展與一般大展的品位與差距,你不認,也得認,這不止是產品的差距,而是文化上的認知,不僅僅是個別展商,而是全體所有。
當然,風向標不是說有就有,需要沉淀,需要打磨,需要時間,需要"有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理想很豐滿,現實也不會骨干,只需"眾人拾柴火焰高"而已。
三、賣得出去就是風向標!
做得好不如賣得好,對嗎?對的!市場需求,客戶認定是硬道理。其實風向標一說是個泛論,你家的風向標才是更重要的。舉幾個例:先說說木林森,即將成為今年的中國第 一,全球第二。數日前與孫總相見,他說,我骨子里基因就是為全球人民服務,把生態鏈做完整抑或做更完美……。好燈,木林森;小朗,亮全球。
再說歐普,“無界全品類”,這是我的說詞。先無界,放開做。戶內戶外,網上網下,勇往“四面出擊”而不懼“八面埋伏”。難能可貴的是“不忘初心,敢于前行”,打造自主品牌。其實,如果借借力,也許早可譽滿全球。可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精神著實可嘉。
來源:中國建筑裝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