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鎮11月8日電(王逸飛 胡哲斐)8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新機遇”在浙江烏鎮舉行。
11月7日,在北京海淀公園,市民在“未來空間”科技展廳內與機器人互動,體驗語音控制拉窗簾、開關燈、聽音響等日常家居需求。近日,經過改造,海淀公園變身全球首個ai科技主題公園,前來游玩的市民可以免費體驗包括無人小巴、智能跑道、智能鋼琴步道、ar太極教練等在內的多種人工智能設備。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人工智能”是當下的熱詞。在中國,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日益活躍、產業規模逐步壯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底,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2200億元。
“很有可能未來這幾年會迎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高峰階段。”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作為人工智能的率先入局者,百度ai如今已全面落地中國國民經濟三大產業,如在農業方面通過人工智能及時發現病蟲害,精準施藥,使農藥的施藥量降低50%。
人工智能帶來利好的同時,也有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是把雙刃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認為應當重視ai的風險管控。他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其雙刃劍特征會愈演愈烈,需要從法律、技術各方面揚長避短。
阿聯酋人工智能部部長奧瑪爾·賓·蘇丹·奧拉馬也指出,應當用負責任的態度開發應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創造新的全球革命、改變世界面貌的同時,也存在戰爭等負面的應用案例。人工智能對人類來說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則預測了ai(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趨勢:第一是創新速度是ai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第二是ai產業化在快速發展;第三是產業ai化。他建議,發展ai,一定要把ai發展的基礎建設,也就是計算平臺要建好。此外,地方在吸引投資時,要把傳統的產業ai化,要把政府的運行ai化,為ai發展提供一個好的實驗平臺。
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進程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是重要基礎。“我們知道新技術帶來很多機會,但是機會的到來同時也并存著挑戰,有些挑戰并不容易解決,所以我們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看看如何幫助我們的成員國有這樣一種平衡的框架,來發展人工智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透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繼續加強合作,來側重于人工智能的開發和部署。(完)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