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市場機遇與挑戰》
2018-11-08 16:31來源:隨手科技//
原標題:《工業機器人的市場機遇與挑戰》
工業機器人發展迎來黃金時代
從產業趨勢上看,13年以來年復合增長超過20%;人力成本上升、政策引導都在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從資本環境上看,17、18年工業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頻發;在行業應用中,判斷3c領域會迎來一輪爆發。
1、產業趨勢
銷量年復合增長超過20%如下圖所示,中國機器人的銷售數量從2013年開始快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2018年預測有超過14萬臺的出貨量,按照平均售價20萬計算,工業機器人僅本體市場規模就高達280億。
2、驅動因素
人力成本上升:隨著人口紅利消失,80、90越來越多的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制造業的人力成本不停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分崗位年平均工資情況。根據報告顯示,中制造業平均工資為58049元,對比東南亞地區,已經喪失了人力成本優勢。所以人力成本的上升倒逼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政策引導:國家層面先后頒布在《中國制 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業強基工程”等政策,規劃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目標150臺/人,國內產量20萬臺、自主產量10萬臺,國家意志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3、資本現象:資本對于屬于生產制造產業的工業機器人關注度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2017年機器人共有166起融資事件,2018年截止11月初已經有153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最高可達數億元人民幣,參與機構包含順為、招商局資本、德聯資本、明勢資本等中國明星投資機構。
3c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是個小爆發
3c產品包括外殼、玻璃、蓋板在內的零部件制造技術以及整機裝配技術,其工藝和設備成熟,加工內容重復度高,勞動強度高,符合自動化改造特征。而我國的現狀是自動化程度尚處于較低水平。比如:目前國內3c行業機器人密度僅為11臺/萬員工,而日韓國家的機器人密度早已超過1200臺/萬員工。市場容量增長趨勢明顯。根據“草根調研”發布的調研結果看,在后端的組裝、測試、包裝環節,目前綜合水平不到15%,自動化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且未來幾年將成為各大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
從市場規模上來看,3c產業是僅次于汽車產業的大市場,我國是3c制造業大國,全球大約70%以上的電子產品均由中國進行制造和裝配,3c產業的工業機器人可以有力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相比之下,汽車產業成熟度較高,增量空間有限,且被四大家族基本壟斷。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