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珠海11月7日報道(記者 馬騏騑)在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下同)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即展出了多款面向外國用戶的新銳反艦導彈。這些導彈型號眾多,功能各異,普遍具備針對未來戰場的高對抗性特征,著重于提高導彈的輕便性、兼容性和突防能力,簡言之,就是具有“小”“易”和“快”的優點。記者將在下文中為您介紹上述武器。
反艦利器介紹展板
在航天科工集團展區的反艦武器部分,3種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輕量化特征的導彈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這3種導彈就是c705kd多用途導彈武器系統,c701小型導彈武器系統和cm-502kg小型近程空面武器系統。航天科工集團在現場發布的資料顯示,c701導彈的尺寸小、重量輕,可由機動車輛、小型快艇及直升機等小型平臺裝載,且對于不同的裝載平臺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和兼容性。
在作戰性能方面,這種小型反艦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為25公里,命中精度高,毀傷效費比高(即成本相對低廉,可以大量發射),適合有近海作戰需求的中小規模海軍打擊對手的中小型水面艦艇。對于那些海軍規模較小,面臨爆發局部戰爭或小范圍領土沖突風險,而沖突烈度和技術水平又不高的國家來說,這種導彈可以有效提升其對海作戰能力和威懾能力。
如果說c701導彈是一種“效費比友好型”導彈,那么c705kd和cm-502kg導彈則是代表著未來反艦作戰模式發展方向的“朝陽型”武器。從性能指標上看,c705kd和cm-502kg與此前的一些國產反艦導彈相近,前者射程為130公里,可打擊護衛艦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后者射程為25公里,作戰對象為小型艦艇和輕型裝甲車輛等陸海小型目標。二者的“亮點”則是優秀的平臺兼容性——不僅可以在各類海陸空有人操縱平臺上裝載,也可以在安裝了各種無人機平臺上,通過對相應的雷達、紅外成像或電視導引頭設備的整合,使其成為無人機反艦作戰的利器。
由于無人機具有成本相對低廉、無需擔心人員損失和目標較小不易被偵測的特點,在未來的海上作戰中,掛載反艦導彈的陸基或艦載無人機可能成為威力巨大的大型水面艦艇的克星。而在國內無人機系統的發展方面,無人機掛載的反艦導彈的發展,也可能促進具有反艦能力的無人機的發展,進而彌補這一空白。
cm-401反艦導彈
除上述依靠“個頭”和載具優勢發揚“火海戰術”的武器外,具有“唯快不破”之“獨門秘籍”的外貿型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也在此次航展上高調亮相。據航天科工集團發布的信息顯示,這種型號為cm-401反艦導彈武器系統的導彈是國產新型彈道高速反艦導彈,射程范圍為15至290公里,平均飛行速度4馬赫,最高速度可達6馬赫,可在臨近空間的空域進行全程高超音速機動飛行,在末端對敵艦艇編隊進行高速俯沖天頂攻擊,具有多彈道協同和突防能力強的特征。
從官方發布的性能指標看,這款導彈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屬于近年來美俄等國熱炒的高超音速武器的概念范疇。高超音速武器之所以被外國軍方廣泛關注,就是因為現有的艦載反導武器尚難以對高超音速反艦武器進行有效的攔截。而對于攔截難度較大的彈道導彈來說,又存在對艦艇平臺適應性不強和精度無法滿足打擊移動目標需求等問題。cm-401導彈的面世,意味著中國軍工業已經為上述問題的解決交出一份答卷,類似的裝備或將在未來裝備國產新型主力水面艦艇。
cm-401反艦導彈
從軍事技術競爭的角度說,國產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武器的出現,也意味著中國可能在同類武器的競爭中占得先機。據記者了解,在各國現役反艦導彈裝備中,尚無在飛行速度指標上超過cm-401的導彈出現。美軍裝備的nsm和jassm等導彈,均寄望于通過提高彈體隱身性能來提高其抗攔截-突防能力;而美海軍主導的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仍處于研發階段。這意味著中國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目前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對于中國軍隊和軍工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