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珠海11月7日報道(記者 董磊) 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隆重開幕了,除了一眾“大國重器”賺足眼球以外,近些年風頭正勁的無人裝備,曝光率也是出奇的高。無人隱形戰機、無人預警機、物流無人機、無人戰車以及無人艇,造型上科技感十足、功能上百花齊放的各類無人裝備令人目不暇接。
0 (3)
但是更符合未來戰爭需求的無人裝備可能還必須要“腦子更靈光”——即智能化。中國電科展臺上的“微型偵察集群無人機系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展板上是這樣介紹該系統的——微型偵察集群無人機系統是一款完全分布式、高度自動化、智能的空基無人集群偵察作戰系統,通過為攜帶光電偵察載荷的微型無人機加裝集群飛行管理平臺,使其能夠根據任務設定自主完成序貫起飛、編隊集結與保持、區域協同搜索、運動目標協同跟蹤、快速俯沖抵近等偵察作戰任務,還能通過智能的任務分配和高效的機間協同,大幅提升空中偵察作戰效率,降低費效比。
無人機蜂群戰術首先是將數量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其實早在人類的進化階段,就從動物身上學習到一個技能——集群作戰可以發揮出遠超個體累加的戰斗力。大量無人機編組、集中使用的戰場優勢是明顯的,無論用于偵察還是作戰,特別是一群有組織、有智慧的“蜂群”。
據微型偵察集群無人機系統技術人員介紹,該系統已經完成5架無人機編隊偵察的試驗,理論上最大可以組成20架無人機編隊。
無人機手持終端設備
該系統能“聰明”到何種程度?據技術人員介紹,例如5架無人機的編隊偵察任務,只需在控制臺輸入4點經緯度以及任務設定,5架無人機就可以實現自主組網編隊,組網時間小于10秒。當飛臨任務區域后,5架無人機會自主分配各自任務并開始協同工作,偵察得到的高清視頻畫面會實時傳回控制臺,在這期間,5架無人機是實時互聯并極其高效地開展協同作戰,并沒有重復浪費的憂慮。
完成任務后,5架無人機會自主返回,并依據各自狀態智能選擇各架無人機的降落順序,比如飛行狀態不穩定的無人機可以優先降落。據技術人員透露,該系統多次試驗以及演示,但是從未毀傷過1架無人機,能做到如此完美正是得益于這樣的智能化回收設計——比如在任務期間假如有1架無人機顯示狀態不好,那么其他4架會自動接過該架無人機的任務,以令其盡快返回。
這樣的設定也令該系統成為一個“完全分布式”的系統——完整的無人機編隊可以高效的協同工作,但是因為戰損、故障以及其他任何意外損失掉部分無人機,剩下的無人機也會自主智能優化任務方案以實現目標,并不會對最終的任務造成致命影響。
據介紹,目前該系統仍專注于無人機蜂群偵察任務,但是未來“技能包”可能得到擴展。比如現在的偵察任務設定中就有快速俯沖抵近偵察可疑目標,如果在無人機上加載彈藥,這樣的動作完全可以轉化為凌厲的攻擊行動。另外,據介紹,該系統嫁接于更大型的無人機上也并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這就為未來的無人戰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蜂群無人機
美國防部長辦公室發布的《無人機系統路線圖(2005-2030)》認為,在2025年左右,無人機將具備集群戰場態勢感知和認知能力,能夠完全自主和自行組織作戰。近年來,美軍也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試驗和演示驗證。名氣較大的例如,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實施的“小精靈”項目、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的“編群戰術空間”計劃以及美國海軍研究局(onr)開展的“低成本無人機蜂群技術”項目等。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