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源價的上調致多地天然氣液化工廠跟隨上調了lng出廠價。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lng價格的上漲令下游的推廣與應用短期內遭遇挑戰,尤其是lng重卡已經出現退單現象,同時lng相關設備領域下半年增速或將不及上半年。
lng重卡現退單現象
8月初,陜西、內蒙lng工廠與中石油達成的最新原料氣價格協議顯示,氣源價格上漲0.5元/升,漲幅在27%左右。而氣源價的上調致多地天然氣液化工廠跟隨上調了lng出廠價。在成本不斷提高的背景下,lng下游產業鏈叫苦不迭。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研討會上,有專家就明確指出,隨著價格的不斷上漲,目前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已經開始遭遇瓶頸。
在目前天然氣能源的應用領域中,本輪漲價對交通運輸方面的應用沖擊最大。根據機構提供的數據,全國的平均門站價格已由調整前的每方1.69元提高到每方1.95元。以吉林為例,由于加氣站的利潤直接受到門站價格的影響,門站價格的提高將直接傳導到加氣站的成本上,但由于終端的銷售氣價依然受到地方發改委或物價局的管控,加氣站無權自行漲價,&ldquo兩頭堵&rdquo的情況使得加氣站為保障利潤不得不在物價局允許加氣站漲價之前囤氣惜售,有氣不營業的關站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lng在交通工具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重卡、公交車和客車上,由于出現關站現象,lng重卡加氣難現象也日益嚴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整體而言,目前lng價格的經濟型仍然高于柴油,但由于多地加氣站數量不夠、建設遠沒到位,導致加氣的便利性遠遠不及加油。
而加氣難已經開始影響lng重卡等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據國內某大型lng重卡生產企業銷售部門透露,lng調價后,客戶出現了退單現象,他預測下半年訂單增速將出現不小幅度的下滑。
下游成本上升
金銀島分析師馬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lng在諸多行業的應用還處于初始階段,由于在沒有成熟發展起來的背景下,lng價格就出現上漲,無論對行業發展而言還是對lng推廣應用而言,都會形成一定障礙。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交通運輸領域的影響外,在發電和工業領域,lng價格的上漲提高了相關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制約lng燃料推廣的擔心也順勢而生。
無論是化工領域的尿素、甲醇還是建材領域的陶瓷和玻璃,lng燃料的應用都非常廣泛。以光伏玻璃為例,使用lng燃料制造的產品品質較其他燃料要好。但lng價格的上調提高了下游廠商的生產成本。由于燃料等成本的不斷提升,行業內公司近期正在規劃提價,lng漲價最終將由消費者買單。
業內人士分析說,對于玻璃、陶瓷等生產廠家來說,原本天然氣相對煤炭而言就缺少比價優勢,其替代效應多受政府出于節能環保因素的考慮所驅動。經過本輪提價,lng燃料的下游推廣或會受到負面影響,煤改氣、油改氣的進程或也會被不同程度的推后。
設備領域存下行風險
參加本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研討會的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天然氣漲價才剛剛開始,中國今后的高氣價時代將會逐步到來。
雖然lng終端銷售價格在上周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整體而言仍然高于調價前的價格水平。漲價帶來的連鎖反應給眾多下游企業帶來了壓力和隱憂。瑞銀證券等機構日前指出,在過去的一年半,lng重卡的行業增速保持在100%左右,而本輪天然氣價格改革,或將壓縮產業鏈利潤,預期lng車輛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天然氣液化和加氣設備領域或也存在下行風險。
以最新發布中報的富瑞特裝(行情,問診)為例,公司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105.80%,其中lng應用裝備是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但lng價格的上調,已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關注短期對公司lng下游產業發展的負面影響。東北證券(行情,問診)日前發布研報指出,近期中石油上調lng氣源價,各地車用天然氣的價格普遍上漲10%-20%左右,使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有所下降。如果lng價格進一步上漲,相關設備行業增速或將低于此前的預期。
金銀島分析師馬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幾年內,天然氣需求的增速還要大于供給增速,因此,價格繼續上調將是大勢所趨。由于在天然氣價格定價機制沒有形成之前風險不可估量,因此相關產業鏈觀望情緒或有所升溫。不過,整體而言,天然氣應用涉及到國家能源結構調整,雖然短期面臨增速下行風險,但設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高景氣度依然可期。
來源:慧聰五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