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行業策略:日本是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和制造大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球比例超過50%,其中約80%用于出口。日本工業機器人的訂單與生產情況,反映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狀況,以及各國制造業投資的景氣度。2018q3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量與出貨量同比均有下滑,總體制造業投資需求減弱。
建議關注:埃斯頓、克來機電、拓斯達、華中數控、機器人。
行業觀點
新一季度日本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下滑,出貨均價微漲。2018年7-9月,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量51180臺,同比下降1.1%;工業機器人生產量53108臺,同比下降5.2%,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體需求減弱。但出廠價保持堅挺,18q3出貨均價約22萬元/臺,同比上升3.6%。
焊接、組裝等傳統應用下滑,涂裝、出入庫增長較快。18q3,日本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在焊接(-18.3%)、組裝(-9%)、物流搬運(-10.6%)等傳統應用領域下降。而涂裝(+75.6%)、進出庫(+52%)等新應用領域出貨量增加,日本國內對于顯示面板及半導體制造的潔凈機器人,出貨量同比增長15%,是工業機器人的潛在擴展方向。
汽車與電子是最主要下游,醫藥化妝品增速較高。18q3日本國內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在增加,增長較快的行業包括:醫藥化妝品(+66.7%)、其他制造業(+36.9%)、金屬制品(+29.8%)。汽車與電子較為平穩、出貨量同比增長2.3%、8.7%。
德國需求增長強勁,中國、美國出現下降,日本國內需求穩定。中國是日本工業機器人最大出口國,2018三季度合計出口工業機器人555.09億日元,占出口總額的40%;第二、第三大出口國家分別為美國(16%)、德國(12%)。18q3,日本對中國、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9%、18%,對德國出口量增加24%,日本國內需求平穩增長。
從工業機器人需求映射制造業投資:中國、美國制造業景氣度下降,德國景氣度上升。工業機器人最主要應用在于中游制造業,一國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制造業擴張需求,以及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2018年前三季度,德國國內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速由年初4.87%提高到6.29%,同期對日本工業機器人的進口也在逐季增長,制造業投資擴產需求強勁;而美國國內私人設備投資增速從年初9%降至6%,進口日本工業機器人自2018q2開始同比下降,制造業擴張速度減慢。
風險提示
制造業投資下降的風險: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等制造業,如果制造業投資持續下行,可能造成工業機器人需求下降的風險。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