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扎實推進,但受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外需萎縮等因素影響,面臨的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推進結構調整的任務更加緊迫艱巨。當前主要運行特點如下:
工業生產基本平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盡管受到外需不振等不利因素影響,工業生產增速有所放緩,但是無論是與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都是一個比較高的增長水平。另外,從連續的季度運行情況看,從去年二季度到今年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季度增速分別為9.5%、9.1%、10%、9.5%和9.1%,增勢總體平穩,未出現大的波動和起伏。分行業看,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上半年有24個行業增速在9.5%以上,其中18個行業增速在10%以上。
企業效益呈現恢復性回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萬億元,在去年同期下降2.2%的基數上同比增長11.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4%,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口徑,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同比增長7.2%,主營活動利潤率為5.83%。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2個行業扭虧為盈,1個行業虧損同比減少,只有8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
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3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占比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1-5月份,全國工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3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快于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3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2.2%,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積極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重點行業能效對標達標,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快于預期。繼續加大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治理力度。下達和分解落實2013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等19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兩化深度融合初顯成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二號衛星飛行測控距離已突破5000萬公里。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上半年中部和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5%,分別快于東部地區1.3個和1.8個百分點。
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上半年,信息消費的規模達到1.38 萬億元,增長19.8%。全國電信業實現電信業務總量6870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電信業務收入5643億元,增長8.9%。電話用戶總數凈增5846萬戶,達到14.5億戶。軟件業務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新興信息消費快速增長,微信用戶達4.9億戶,拉動移動互聯網流量收入增長56.8%。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增長45.3%。智能手機、智能電視銷量增幅均超過25%。電信基礎設施投資1297億元,td-lte規模技術試驗城市擴大到15個,產業鏈薄弱環節取得突破,lte終端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當前,信息消費已逐步成為市場中的熱點和亮點,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
外需不振的影響程度加大。在世界經濟總體低速復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有增不減和人民幣匯率被動升值等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下,我國工業品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長4.8%,增速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6.2%,4、5、6三個月分別僅增長3.1%、3.5%和2.1%。據測算,在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的1.2個百分點中,出口的影響程度接近六成。
在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和國內轉型力度明顯加大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增長區間,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但是,當前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一是有效需求不足與產能過剩矛盾凸顯。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回落。盡管上半年我國外貿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0.4%,但是二季度增速只有3.9%,其中5月份僅增長1%,6月份下降3.1%,外貿形勢不斷惡化。有效需求不足導致工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國家統計局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工業產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閑置產能高達21.4%。在產能過剩問題的影響下,產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劇,價格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2%,已連續16個月下降。
二是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大。盡管工業企業盈利狀況有所改觀,但是受生產綜合成本上升和產品出廠價格下降的雙重擠壓,生產經營困難依然突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平均成本要占到85.63元,同比上漲0.38元。主營活動利潤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勢,其中6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2.3%。企業虧損面為16.6%,同比擴大0.5個百分點。量大面廣的小微型企業經營困難更加突出,既面臨融資難、負擔重、發展水平低等老問題,還有轉型難、訂單少、用工成本上升等新問題。7月份,我國小型企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4%,自去年4月以來已經連續16個月運行在50%的臨界值之下。
三是工業結構調整投入力度不足的問題更加凸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要素投入的邊際效應將不斷減弱,我國工業已進入了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然而,近年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一直徘徊在0.6%-0.7%的低位區間,與發達國家3%-4%的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凸現出我國結構調整的投入力度不足。
當前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困難,既有市場變化、經濟周期調整等短期因素的影響,更是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足、體制機制不完善等中長期問題的集中反映。要化解工業運行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積極培育信息消費等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工業穩定增長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利用當前全社會對&ldquo轉型&rdquo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共識大大增強的有利時機,通過調結構、促改革,不斷增強工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nextpage]
二、全年工業運行走勢展望
綜合來看,我國工業總的發展形勢是好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務院加快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將進一步釋放&ldquo改革紅利&rdquo在推動我國工業發展和打造工業升級版中的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國工業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全面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還要付出巨大努力。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過程中,國際發展環境仍然十分復雜,不確定因素增加,下半年我國工業品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今年以來,美國在一些經濟指標上有所好轉,呈現出溫和復蘇態勢,但是其失業率仍然處在7.6%的較高水平,工業恢復尚不穩定,加上減支計劃實施的影響,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歐元區經濟仍在泥潭中掙扎,就業形勢不斷惡化、制造業持續疲軟、經濟連續四個季度萎縮,短期內難有改觀。在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經濟近期略有起色,但其信用風險和政治風險正在加速積累,將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形成巨大挑戰。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普遍放緩,但物價漲幅較高,滯脹風險不斷加大。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和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對于2013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期均較上期有所下調,世界經濟短期內復蘇疲態難有改變。同時,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形下,國際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一些國家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保護本土產業,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對我國實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措施,貿易保護主義已呈現日趨多樣化、常態化的特點。最后,全球范圍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所造成的流動性泛濫,在加大全球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潛在風險的同時,也明顯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分別升值1.7%、3.3%、16.7%,人民幣匯率過快升值導致我國出口產品傳統競爭優勢明顯減弱。另據商務部對全國1900家重點外貿企業的調查,企業出口訂單指數、信心指數等先行指標均連續數月下滑,下半年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從國內看,雖然當前工業發展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但是我國工業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擴大內需潛力巨大,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業態的快速發展以及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政策效應的顯現,將成為下半年我國工業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
消費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居民收入增幅回落將影響消費潛力的釋放。上半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6月當月增長13.3%,今年以來消費增速呈現逐月小幅回升之勢。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我國居民對信息產品等高端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支持信息消費增長的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也在不斷優化,信息消費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另外,今年以來就業市場的良好形勢也將進一步支撐消費穩定增長。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制約消費擴張的因素。上半年,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分別增長6.5%和9.7%,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緩將降低居民的消費意愿和能力。同時,隨著家電下鄉、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政策的相繼退出,我國消費增長將更多依靠內生動力支撐,短期內難以明顯回升。綜合來看,下半年消費增速可能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國家加大基礎設施等一系列措施將扭轉投資增長逐月回落的態勢。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0.1%,增速同比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仍保持較高的增長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