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上全球產業競爭更趨激烈,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紛紛出臺、實施重振實體經濟政策,推進再工業化戰略,這對我國機械工業形成前阻后追的雙重夾擊。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表示:&ldquo今后機械工業將難以實現超高速增長,但仍可保持適度增長。&rdquo
一方面,我國工業化初中期以需求高速增長所支撐的經濟高速增長,在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之后,必然隨著需求增長的趨緩而趨緩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增長質量要求將倒逼機械工業加快創新驅動,而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新的支撐點。
規模龐大的國內機械制造業目前面臨著發展瓶頸,市場規模短期內難以突破,但是高端市場的滿足能力又不足,導致了機械行業在2012年行業增長率位居國內12大行業的倒數第二位。
it咨詢機構idc發布的《中國制造業白皮書》將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憑借勞動力成本低獲得競爭優勢階段,通過采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實現工業化的階段,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的階段。信息化將通過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來協助企業把發展重點轉向&ldquo知識&rdquo性工作,從而實現運營創新和業務增長。
信息化將是國內機械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破解因成本壓力等造成的發展困局的重要手段,引領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特別是要為包括集團企業、骨干企業和中小企業在內的制造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技術支撐、為制造業從&ldquo生產型&rdquo制造向&ldquo服務型&rdquo制造轉變提供技術支撐、為我國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提供技術支撐。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