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透過中央一號文件對&ldquo家庭農場&rdquo的鼓勵和支持態度,我們看到了一條農業農村改革的新路徑,一條充滿著陽光和希望的新路徑。隨著政策的利好,中國大地掀起發展家庭農場的熱潮,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如何解決?江西省萍鄉市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家庭農場配上&ldquo保健醫生&rdquo,對農資消費者特別是種田戶、家庭農場主開展農技培訓,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幫扶工作。
7月25日,驕陽似火,稻田蔥綠。筆者隨同江西省萍鄉市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負責人和萍鄉市農水三農農資店高級農藝師龔朝輝來到開發區硤石管理處查看水稻苗生長情況。&ldquo這片稻苗出現紋枯病,要抓緊時間打甲基硫菌靈,不能耽誤了。&rdquo龔朝輝蹲在稻田里,一邊伸手翻看苗葉,一邊給家庭農場主老張支招。
40歲的老張最初租種了5畝水稻。去年6月,全區防治&ldquo稻瘟病&rdquo,老張匆忙來到萍鄉市農水三農農資店購買農藥。三農農資店店主龔朝輝立即安排農技人員前往田頭查看苗情。經過1個多小時的診斷,農技人員判斷不需要買藥噴治,只要科學施用氮肥,增施磷肥、鉀肥并加強管理即可,替張某節約了農藥費1500余元。經過1年多的發展,如今老張年收入5萬余元。
&ldquo我們要求轄區的農資經營店加強售后服務,對農資消費者特別是種田戶、家庭農場主開展農技培訓,配備專職&lsquo保健醫生&rsquo,深入田間地頭幫扶。現在,廣大農戶再也不會為缺乏農資知識而頭疼了。&rdquo談起科技扶農,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負責人侃侃而談。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家庭農場發展較快的縣區之一,為了提高農場主的種植水平,實現土地穩產高產,今年,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聯合農業部門,向家庭農場負責人講授農作物種植技術,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對干旱時期的田間管理等問題進行具體講解。
家庭農場主彭某感觸頗深地說:&ldquo前幾年,不少村民在耕種過程中濫施化肥、亂用農藥,結果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造成直接污染。現在有了農技人員的指導,讓我懂得了如何配方施肥,如何合理安排作物茬次。如今種植成本下降了,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高了,銷路也自然通暢了。&rdquo
農技進田頭,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農場主嘗到了科學種田的甜頭。在劉某的家庭農場,稻苗一片蔥綠,長勢喜人。劉某介紹,工商部門推薦的農技人員來指導,在播種、施肥、噴藥等方面都遵循科學,農作物產量不斷提高,今年水稻產值有望達8萬余元。&ldquo如今,種田講求的就是效益,在開發區工商部門的幫助下,我從農行貸款20萬元,準備建一個農副產品加工點,延伸農作物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爭取把家庭農場辦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農場!&rdquo劉某豪情滿懷地說。
&ldquo目前,開發區的家庭農場大都規模較小,農場主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種植知識不足問題,成為家庭農場發展的瓶頸。&rdquo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負責人說,&ldquo為此,開發區工商局專門制定了培訓計劃,定期邀請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家庭農場負責人進行實地指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區家庭農場的生產規模和管理水平會提升到新檔次。&rdquo
&ldquo家庭農場&rdquo模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進一步激發農民的積極性、釋放農業的潛力。&ldquo家庭農場&rdquo的經營特性明顯,&ldquo家庭農場主&rdquo必須按照企業管理模式來核算成本、加強管理、追逐利潤,必須要適應市場、開拓市場,由于&ldquo家庭農場&rdquo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因而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惠農政策的鼓勵扶持下,&ldquo家庭農場&rdquo必將成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和骨干力量。
(來源:中國工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