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除銹爬壁的出現,給我國船舶除銹帶來了方式上的升級,“機器換人”所帶來的巨大應用價值,加大的推動了我國船舶工業的智能化發展。
機器人助力船舶除銹 推動船舶工業智能化發展升級
近年來,的出現,可以說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機器換人”不僅大大提升了自動化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還將人從繁重危險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給予保護。鑒于此,當前工業各領域對于機器人的應用普遍十分積極,從能源工業到鋼鐵工業,從機械工業到高新工業,人們最為熟知的工業四大領域皆有機器人的身影。
其中,作為機械工業下屬分類的船舶工業,前兩年還主要依賴人工作業,如今也開始加快了“機器換人”的發展步伐。今年10月份,伴隨著我國中船重工716研究所研制的除銹爬壁機器人在連云港獲得成功應用,我國船舶工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之路也迎來了進一步的發展。
機器人助力船舶除銹新升級
眾所周知,船舶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之一,其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推動國際貿易發展方面,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和地位。而在船舶工業之中,有一個環節顯得至關重要,它既是修船的關鍵前提又是造船的重要步驟,它就是船舶除銹。
一直以來,我國在船舶除銹環節普遍采用勞動密集型作業形式,依靠大量的人工進行船舶除銹工作。但伴隨著國家經濟進入轉型期,人工除銹作業受到低效率、高費用、高風險的影響,其作業形式漸漸無法滿足經濟、潔凈、高效的現實需求。此外,與人工作業相配套的設施工具,也由于自動化程度低、工藝調試難度大、功能實用性不高等問題,開始阻礙國家智能化造船的進程。
在這樣的背景下,借助機器人技術,大力推動“機器換人”,為船舶除銹環節帶來了智能化新升級。與傳統人工除銹相比,應用除銹爬壁機器人能夠帶來四方面的積極改變。
首先是減少了除銹成本。傳統的除銹方式一艘船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和黃銅,不管是人力成本還是材料成本都十分高昂,采用除銹機器人之后,一臺機器能夠代替大量人工,極大的減少了用工成本,此外采用高壓水槍和激光除銹,也大大節約了材料損耗成本。
其次是避免了環境污染。以往的人工噴砂除銹方式,一方面會導致空氣中固體顆粒污染增大,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噴射的黃銅渣會堆積在船底,最終帶入海洋污染水體。而采用機器人高壓水槍除銹則能避免這兩方面的污染。
再次是保障了人體健康。人工噴砂除銹由于沖擊力太強,會造成人體勞損嚴重,同時空氣污染也對人體呼吸道造成危害,采用機器換人之后,將人們從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大大保障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最后是提高了作業效率。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除銹,在噴砂除完銹后還需要將噴砂形成的灰垢去處,除銹環節復雜而周期長,應用機器人除銹則可一步到位,通過簡化延伸的勞動環節,大大提高除銹作業效率。
滿足五大趨勢未來發展可期
雖然除銹機器人作用明顯、功能強大、價值突出,但前幾年由于技術、工藝、材料等限制,我國始終無法自主研制出有效的船舶除銹機器人,直到今日在攻克了相應難關之后,才開啟了我國船舶除銹機器人應用的先河,由此可見,研發船舶除銹機器人并不容易。
而對于我國來說,在攻克了研發起步的難關之后,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將機器人進行升級和完善,讓其能夠與時俱進,實時滿足行業的應用需求。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需要從附壁方式、驅動性能、功能拓展、行走結構和耐磨材料等方面做出努力。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