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南和縣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基地溫室大棚內工人在為彩椒疏花。通訊員 武國棟攝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竇建英 記者黃清標)日前,筆者在南和縣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基地看到,在一間高效栽培番茄溫室內,身著統一服裝的工人正站在無人駕駛的采摘車上為高大的番茄植株整枝打杈。據介紹,溫室內不用泥土,植物栽培采用的是巖棉椰糠復合基質,栽培槽分層安裝在鋼材支架上,地下鋪設著既可冬季供暖、也用于采摘車行駛“一物兩用”的地磁感應光管軌道。
基地生產經理朱濤說,平時靠計算機控制系統和自動化灌溉施肥系統就可以對植株的營養指標和環境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蔬菜的優良品質。果蔬的生長“營養餐”嚴格由計算機控制搭配,節能、環保、節水,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有了這個系統,一個占地15畝的溫室大棚只需2至3名工人就能管理好。
為給作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基地內廣泛布置了環控系統,采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控制溫室各種設備的運行,包括遮陽系統、濕簾風機、環流風機、光照系統、水處理系統、營養液系統等,環境控制不再只是簡單地依據人的感受和經驗,而是靠系統自動檢測運行,為作物生長提供溫、光、水、肥、氣的最佳環境。
據了解,位于賈宋鎮的南和縣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基地規劃占地140公頃,其第一期工程占地16公頃,包括11棟智能連棟溫室,于去年投入使用?;厝拷ǔ珊?,可年產番茄、黃瓜、彩椒等約5100噸,主要直供北京市、天津市和國外高端市場。
來源:河北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