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秦線秋季集中檢修,持續時間較長,共為期28天。大秦線檢修對環渤海港口的煤炭調進帶來一定影響,對市場走好和煤價上漲的確有一些拉動作用。但在下游電廠庫存高位的情況下,對沿海地區用煤的影響不大。
回顧去年大秦線秋季集中修期間,環渤海港口市場煤價格先小幅上漲,然后小幅回落。今年檢修期間,煤價出現持續小幅上漲。原因如下:首先,秦港環保限量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存在,部分煤種短缺;其次,部分中小電廠利用秋季進行補庫,加之水泥、化工等行業加快生產,煤炭需求增加;再次,在部分用戶補庫之際,迎來了大秦線秋季集中修。
受上游環保和安全檢查等因素影響,山西、內蒙等地煤礦發運減少;加之每天鐵路停電3-5個小時,造成秦皇島港調進量減少,場存下降較快;檢修期間,秦皇島港存煤下降了210萬噸,而港口市場煤價格順勢上漲了20元/噸。
大秦線檢修期間,蒙冀線多拉快運,日均發運量超過20萬噸,大量內蒙資源被運至曹妃甸港;大秦線檢修期間,曹妃甸三港庫存不降反升。此外,朔黃線加快運輸,每日發運量保持在50萬噸左右,黃驊港港調進量增加,存煤保持穩定。黃驊港強化調度指揮,加快裝船,滿足了下游用煤需求。十月份,黃驊港煤炭吞吐量超過了秦皇島港。綜上所述,正是由于蒙冀線和朔黃線的積極發力,增加下水煤的發運數量,才確保了環渤海港口整體存煤數量沒有出現大幅下降,滿足了裝船需要。大秦線檢修結束時,沿海六大電廠存煤不降反升,存煤1583萬噸,存煤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75萬噸;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高達31天,較去年同期增加13天。高位的庫存支撐,下游電廠開始以拉運長協煤炭為主,市場采購減少。
今年秋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工業用電走弱,沿海地區外貿出口型企業開工不足,很多沿海省市外購電增加,火電負荷偏低,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繼續保持在50萬噸左右的低位。盡管國家要求進口煤不能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但在電廠日耗下降、需求不足和庫存高位的情況下,煤炭市場較為寬松。經歷了階段性補庫之后,下游用戶開始出現壓價采購;十月下半月,港口市場煤價格出現下跌。
來源:鄂爾多斯煤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