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氣設備生產到智慧能源互聯網服務
華泰電氣靠自主創新完美“跨界”
過去
專注于生產高低壓成套設備、防爆電氣等產品。從2015年起業績開始下滑,企業年銷售下降50%左右。
現在
目光聚焦到新能源動力汽車配套系統領域,并按每年萬元的標準預算科研經費。公司在省內的汽車充電樁布樁量已進入業內前三。
10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遂寧經開區四川華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廠區門口,“清華華泰智慧能源互聯網技術研發中心”的牌匾格外扯人眼球。廠區展示廳內,各類清潔儲能設備、充電樁琳瑯滿目。“立足研發創新,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生產能力、鋪樁規模在全省已進入前三!”華泰電氣常務副總湯華的話語中透露出喜悅和自豪。
依托創新轉型,在短短幾年內,華泰電氣由一個傳統電氣設備生產供應商,成功轉型為新能源動力汽車配套系統的科技企業和能源互聯網技術服務商。2016年,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不僅如此,華泰電氣提出加大研發創新力度,以核心技術搶占時代風口,力爭成為主板上市公司。
“跨界”創新轉型華泰電氣成功走出困境
今年9月下旬,市城區4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為此,華泰電氣建設維護了20臺雙槍充電樁及移動充電設備。
“華泰電氣將加大配套城市公交系統的建設力度。”湯華透露,目前公司已在物流港威斯騰鐵路物流園、河東環島中心廣場建設了新能源充電樁。今后,在城區建設充電樁的規模還將擴大。
雙流國際機場停車場、成都東客站停車場、十陵客運站……今年以來,華泰電氣技術團隊密集對接充電樁在成都市場的建設。目前,公司在省內的汽車充電樁布樁量已進入業內前三。
過去專注于生產高低壓成套設備、防爆電氣等產品的華泰電氣,曾是中石油行業一級物資供應商。然而,從2015年起,華泰電氣業績開始下滑,“需求疲軟,競爭激烈,企業年銷售下降50%左右。”
通過冷靜思考后,公司負責人發現,企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命門”。
于是,華泰電氣將目光聚焦到新能源動力汽車配套系統領域,并按每年萬元的標準預算科研經費。為此,公司與清華大學成立聯合研發機構,并聯合同濟大學、上海交大、西南交大、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一流專家院士團隊共同打造“四川能源互聯網產業化園”科技孵化平臺。
2016年初,華泰電氣首臺電動汽車充電樁研發成功,并推入市場運營。到目前為止,公司已累計取得48項專利技術。公司推出的充電樁系統已經在四川、重慶、云南等省(市)布局。充電樁生產每年為企業新增銷售收入數百萬元,并呈逐年加大趨勢。
發力研發創新,華泰電氣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術體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進一步提升。通過創新轉型,企業成功走出困境,迎來新生。2016年4月,華泰電氣成功在新三板上市;2017年,公司新廠區——華泰工業園建成并投入使用。
立足新能源領域以核心技術搶占時代風口
目前,華泰電氣已形成年產1萬臺(套)的充電樁、清潔儲能設備的生產能力。目前,僅充電樁、清潔儲能設備這塊,就可每年為公司帶來億元以上的銷售產值。但限于市場需求不足,公司仍實行訂單生產。
“盡管目前充電樁業務在公司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我們很看重新能源產品的市場潛力。”據湯華介紹,公司正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已在成都組建了銷售中心,并準備在遂寧建設精品充電樁,引進分時租賃,推廣汽車共享。
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提出實施“三大倍增”計劃,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扶持企業壯大,讓眾多企業進一步增強了創新轉型升級的信心。湯華透露,遂寧發展集團工投公司已將華泰電氣列為遂寧產業發展基金首批合作扶持對象,對公司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公司將立足新能源領域,加大科研創新攻堅力度,力爭成為主板上市公司!”湯華說,華泰電氣將持續抓好企業創新研發、創新轉型發展,加大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做好創新發展的技術支撐。同時,大量引進高端人才,抓好創新發展的人力資源保障。目前公司研發中心已有博士20余名,聘請了2名院士作技術顧問。
來源:遂寧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