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外企來中國后談的最多的問題同時也是他們最須適應的問題就是中國的商業環境。如今,我國特殊的商業環境甚至同樣對一些中國企業造成了困擾,他們就是從外貿轉向內貿的&ldquo海歸&rdquo企業。
風險對沖,內貿已成必須
近幾年,國際大環境不穩定,做外貿的企業對這種風險格外敏感&ldquo08年,半年沒有像樣的訂單&rdquo踢踢電子的總經理譚書濤對筆者這樣說,踢踢電子是一家微型減速電機生產企業,擁有思科、偉創力、通用等一批國際明星級的用戶,這樣的企業都在08年遭遇如此嚴峻的形勢,更別提一般的中小型企業。&ldquo現在外部大環境很不穩定,美國經濟向好但是唱衰歐美經濟的聲音很多,我們心里也沒底。發展內貿,兩條腿走路,更穩一些&rdquo。踢踢電子在近兩年年開始大力開拓國內市場,他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成功,在國內市場上還是很有優勢的,譚書濤也對此充滿希望。
不只是踢踢電子有這種想法,著名的山東山海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尚勁松認為,外貿企業做內貿,可以有效分攤風險。企業只有兼顧國內外兩個市場,才是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他說:&ldquo一條腿走路,路不好走的時候就容易摔倒;如果兩條腿走,就穩當多了。&rdquo
&ldquo信任很稀有,也很珍貴&rdquo
&ldquo在國內做買賣比跟外國人做買賣還難,交了貨不給錢,賣東西就相當于給自己找債主&rdquo這是浙江一位外貿轉內貿的中型企業主對筆者做的真實抱怨。或許只有真正做過工業品內貿與外貿的人才了解兩者間極大地區別:做外貿只要多參加一些交易會,其他問題大都可以坐在辦公室里解決,歐美交易者喜歡用郵件和傳真等交流方式業務;做內貿則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需要各地奔波&mdash&mdash跑業務、見客戶&mdash&mdash單純的電郵、傳真或者電話交流是很難建立足夠信任的。
&ldquo說實話,外國客戶對產品更認真,國內往往對產品要求不高,但我們還是按高標準做,為了我們的牌子,但有時候還是有困惑&rdquo踢踢電子的譚書濤這樣說,&ldquo還有拖延貨款的,我們有幾家穩定的供應商,他們的產品很好,我們和他們交易從不拖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和他們共同成長。也從不給客戶的采購經理送禮,請他們吃飯,我們渴望這種環境。&rdquo筆者是有些喜歡這家企業的,茫茫商海中能保持這樣純凈價值觀的企業并不多見,作為中國商業的觀察者,筆者更熟悉的是各種商業潛規則。例如商場的&ldquo進場費&rdquo,企業采購環節的&ldquo吃拿卡要&rdquo、以及動輒幾個月的賬期讓不少&ldquo海歸企業&rdquo難以適應,&ldquo說到底是很難建立信任,信任很稀有,也很珍貴&rdquo,譚書濤說道。
要政策引導,也需自身努力
內貿信任危機,或與改革開放前20年間的粗放發展有直接的關系。有些年紀的人都忘不了90年代當年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廣告的猖獗,全國范圍的信任危機也大抵從那時開始變得嚴重。時至今日,信任危機仍不斷蔓延,在民生領域甚至有這樣的笑話&ldquo沒吃遍元素周期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rdquo。工業品領域也一樣,這種不信任體現在支付,貨運等各個方面,這樣的大環境甚至會淹沒一大批像踢踢電機這樣的精良產品。
國家對質量監控,大環境把控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同時企業也應盡自己的一份力,比如擺正價值觀,關注自己的產品質量。規范化采購流程,在采購環節杜絕吃拿卡要等問題。構造純凈的商業環境,也是轉型升級大潮所需的必然趨勢。
來源:慧聰五金網作者:晨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