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個的農業生產者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無論其勞動者素質、產品數量或是產品質量等,都處于一個相對松散、低下和弱勢的地方。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出現,把千家萬戶松散狀態的農民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的經營模式,有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但是,現在農業專業合作社工商注冊耗時長,程序繁瑣,農業專業合作社&ldquo出生難&rdquo的問題亟待破解。
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需要多長時間?眾多專業合作社的成立者會告訴你,即使是正常情況之下也需要近3個月。
5名或5名以上的成員,其中80%為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入門門檻可謂非常低。但作為社會組織,工商注冊卻讓專業合作社遭遇&ldquo出生難&rdquo。
據悉,三水計劃在2012年至2015年3年間,建立和發展120個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讓50%的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但現實是,截至今年上半年,三水僅有專業合作社42家,在冊成員1325人。
工商注冊耗時長,程序繁瑣,農業專業合作社&ldquo出生難&rdquo的問題亟待破解。
現狀專業合作社審批耗時近3月
&ldquo專業合作社的審批過程太繁瑣了,前前后后折騰了3個多月。&rdquo在回憶專業合作社的整個注冊登記過程時,三水一名專業合作社的發起者坦言,專業合作社要求的門檻低,但審批過程卻十分繁瑣,曾讓他一度想放棄成立專業合作社的念頭。
&ldquo專業合作社要求最少要有5個或者5個以上的成員,就是擔心整個審批太繁瑣,我們最初的成員就只有5個人。&rdquo該專業合作社的發起者告訴筆者,即使只是5個人的專業合作社,審批依然不簡單。&ldquo召開成員大會以及工商、質監、稅務各個部門跑,要是一般的農戶根本就不會懂得怎么辦理審批手續。&rdquo
今年年初,&ldquo中央一號文件&rdquo再次聚焦農業專業合作社,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持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在三水,政府層面也一直在試圖推進農業專業合作社的進程。據悉,截至今年上半年,三水擁有專業合作社42家,涉及種養、水產、農機服務等各個領域,在冊社員1325名。
&ldquo三水農業專業合作社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非常小,相比我們目前的農業規模,帶動作用還是非常小的。&rdquo三水區農林漁業農村管理科工作人員陳偉生坦言,目前三水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遠未達到預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點難。
探因社會組織卻需工商審批
早在去年3月,三水區農林漁業局就下發《關于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指出,2012年至2015年,三水將建立和發展120個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個鎮街要發展20個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提出從事優勢產業生產的專業大戶95%以上、農戶50%以上要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70%以上的主要農產品通過合作社生產、加工和銷售。
但現實是目前三水專業合作社僅為42家,在冊成員1325人,全部農作物面積為1.2萬畝,全年統一銷售農產品8億元,根據2012年三水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三水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37.2169萬畝,農業總產值為58.46億元,現實與目標可謂相差甚遠。
&ldquo一些有意向組建專業合作社的企業、種養大戶向我們反映注冊太過于繁瑣。&rdquo陳偉生告訴筆者,這也成為農業專業合作社難產的最主要緣由。
&ldquo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擁有5個以上的成員,其中80%以上為農民,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專業合作社就可成立,門檻十分之低。&rdquo陳偉生告訴筆者,專業合作社的要求不高,但登記注冊卻非常難。
據悉,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社會組織,卻必須似公司注冊一樣在工商登記注冊。&ldquo必須先召開成員大會,并按要求登記所有成員的身份證。&rdquo陳偉生告訴筆者,農業專業合作社首先必須在工商辦理營業執照,然后到質監部門獲取機構代碼,再到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最后到銀行以專業合作社的名義開戶。
陳偉生告訴筆者,一整套流程下來,正常情況下也需要2到3個月才能辦完。&ldquo我們也在和工商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對程序進行一定的簡化。&rdquo但他也坦言,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工商注冊是全省統一的流程,溝通也只能是對一些細節予以簡化。
專家觀點注冊審批需簡化流程
中山大學社會學在讀博士毛素梅認為,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目前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政府層面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工商注冊耗時近3月,從時間層面來說不太合理。
&ldquo農業專業合作社工商注冊要近3個月時間會挫傷重要大戶和農業企業的積極性。&rdquo毛素梅表示,農業專業合作社這一抱團發展的模式是有利于農民增收,農業的集約化發展的。
毛素梅認為,&ldquo全省目前都在進行行政體制改革,簡化審批流程,農業專業合作社也需要簡化注冊流程。&rdquo
(來源:南方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