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精神,為推進我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改革,實驗室建設管理處以自制教學儀器研發為抓手,激活教師創新能力,聚力學生能力培養,積極組織我校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隊伍開展實驗技術研究、業務培訓、自制教學儀器研發等工作,發揮了實驗室建設在學校“雙創”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支撐作用。10月19-21日,“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師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創新大賽及優秀作品展示”在成都召開,我校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陜西師范大學科學教育儀器研究開發中心)為主的5件自制教學儀器作品進入決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并且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本次參賽活動由楊祖培副校長帶隊,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組織,我校多個單位組織參加了展覽觀摩活動。
我校自主研發的科教儀器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關注,受到了與會專家同行的充分肯定。楊萬民教授主持的“超導磁懸浮原理探索及其技術應用實驗與演示儀器”榮獲一等獎;張宗權正高級實驗師主持的“非均勻介質中光傳輸特性及應用實驗系統”榮獲二等獎;白云山副教授主持的“表面張力測定儀”、秦健副教授主持的“vex系列機器人實驗應用系統”、張宗權正高級實驗師主持的“光纖導光物理條件和數值孔徑演示與測量實驗裝置”榮獲三等獎。我校是全國高校中唯一獲得一等獎的師范類院校。
全國高等學校教師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創新大賽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聯合舉辦,其作為高等教育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年組織一次,旨在鼓勵、推動高校教學儀器設備的設計、開發與應用,提升實驗教學質量與水平。
本次大賽5月份啟動,在初賽階段有全國196所高校余件作品參賽,經評審與篩選有包括我校在內的132所高校249件作品進入決賽階段。大賽組委會在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18年·秋)現場設置近1平方米的“自制教具作品展區”,安排164個展位,將進入決賽的每一件作品進行評比展示。決賽主要從作品的教學型、科學性、創新性、啟發性、實用性幾個角度進行考評,經現場展示、評比、答辯后評選出一等獎12名,二等獎40名,三等獎若干,團體獎18名。
今年5月大賽啟動后,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在全校范圍內征集滿足參賽條件的作品,經過深入動員、精心培育、認真準備,從人財物、溝通、協調等多個方面給予了全力支持;通過校內專家評審和篩選,推薦了6件自制教學儀器作品參加全國比賽,并且精心組織了本次大賽決賽階段5個項目的決賽活動;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在本次大賽中不論從所推薦的作品質量,還是人員組織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根據既定工作安排,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將于近期啟動下一期自制教學儀器研發工作,開始著手準備“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師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創新大賽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作品,以期取得更好成績。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