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機器人產品很多都是定制化的應用,行業特性比較固化,缺少通用效應,普通大眾又對工業機器人缺乏了解。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天澤先生表示,未來川崎機器人將開拓新產線,并積極拓展一般工業領域市場,同時向系統集成方向發力。
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宣傳 提升大眾的品牌認知度
川崎機器人雖擁有全球第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在日本本土市場不僅是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之一,且在日本國內市場信譽和知名度甚高,但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影響力稍顯欠缺。究其原因,其一,除了上述講到的川崎機器人過多于專注特殊行業,不僅市場規模有限,還遠離普通大眾的視野;其二,天澤先生表示,過去川崎機器人在中國國內缺少有效的宣傳,也是導致知名度不如意的重要原因。未來川崎機器人將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宣傳投入,提升大家對于川崎機器人品牌的認知度。
建立機器人合資工廠 深入中國本地化
2006年,川崎正式進入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2013年,中國首個工廠落戶蘇州。2016年12月,中國第二個研發生產基地在重慶正式投產。
川崎機器人蘇州工廠和重慶工廠最大的不同就是,川崎機器人蘇州工廠是川崎獨資建設的,而重慶工廠是中國當時唯一的世界頂級機器人品牌與國內企業合資建設的機器人本體研發制造基地。川崎(重慶)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是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與重慶宜而奇工程有限公司組建的中日合資企業。
從這一點來看,川崎機器人通過與國內企業合作來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加強本土化。這或許也意味著,川崎機器人正從以往較為守勢的市場策略,轉向攻勢。
順德設立工程研發中心服務華南
近幾年,國內外知名機器人制造或系統集成商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進入順德,隨后在去年川崎機器人也在順德設立了中國首個工程研發中心。
隨著中國制造產業的快速轉型,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加,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化工廠的核心設備之一,正在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川崎機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天澤誠二
在剛剛召開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川崎機器人展示了successor(繼承者)系統、川崎機器人電子完成品檢查單元、跟蹤鈑金折彎單元等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作為國際知名的工業機器人品牌,川崎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業界關注。在工博會上,中國自動化網采訪了川崎機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天澤誠二先生,聽他講述川崎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的市場策略。
從專用機器人市場向一般工業用機器人市場發力
縱觀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世界知名機器人巨頭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國、瑞士等國家。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產業競爭優勢在于完備的配套產業體系與關鍵零部件方面較強的技術優勢。德國工業機器人雖起步稍晚于日本,但其發展狀況與日本類似。經過數十年努力,以庫卡為代表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占據全球領先地位。此外,瑞士也有像abb這樣的工業機器人巨頭。
早在1969年川崎就開始制造和銷售工業機器人,在機器人行業積累了近50經驗,但為何川崎機器人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影響力上都不占任何優勢?就這一問題,我們咨詢了川崎機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天澤誠二先生。天澤先生給出的解釋是,川崎機器人以往主要過多的專注于專用機器人市場,并且在這些市場的占比非常高,且忽視了一般工業用機器人市場需求。在汽車制造專用機器人中,川崎機器人產品多為單品機器人,又缺乏系統集成優勢。
當被問及川崎機器人在順德設立這一工程研發中心的訴求時,天澤先生解釋說,川崎機器人順德工程研發中心主要業務是開展機器人應用工程和技術培訓,同時工程研發中心將以華南市場為導向,面向傳統企業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加大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
面對當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被“四大”品牌所壟斷,同時又面臨本土機器人品牌的成本優勢及技術升級所帶來的壓力,川崎機器人如何破解這樣的“困局”時,天澤誠二先生表示,川崎機器人將加強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投入,未來還會考慮開拓更多新的細分市場,進一步開發增量市場。
結語:
2018年1-8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累計產量超過10萬臺(套),同比增長19.4%。分析認為,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速顯著快于制造業投資增速,說明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增長核心驅動因素來自滲透率的提升。成本優勢、產業需求、政策推動是驅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在工業4.0升級、人口紅利流失的推動下,中國機器人行業將迎來蓬勃的發展機遇。
來源:中國江西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