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后,湖北省各地遭遇長期高溫少雨天氣,多地旱情嚴重,多年罕見。旱情導致全省大部分湖區、水庫用水緊張,部分堰塘出現干涸,農作物大面積受災。
一、農業受災嚴重
據統計,除神農架林區,其他16市州的81個縣市受旱農田1800萬畝,成災615.5萬畝,全省達到重度以上干旱的縣市超過42%,全省大部中晚稻種植區處于極重熱害區。目前,中稻受災面積564.3萬畝,成災234.7萬畝;晚稻受災面積160.2萬畝,成災58.1萬畝。
二、采取得力措施組織農機抗旱救災
面對日益嚴重的災情,全省各級農機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傾其所能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全力以赴做好農機抗旱救災工作。全省共投入抗旱救災機械56萬臺套,消耗柴油4.6萬噸,提灌水5億立方米,澆灌農田1330萬畝。在抗旱救災過程中農機部門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受到各級黨委、政府與社會的重視。
為應對當前旱情,各級農機部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旱情發生后,省局及時印發了《關于農機抗旱救災的緊急通知》。各地農機部門積極響應當地黨委政府提出的抗大旱、保豐收的號召,及時成立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措施資金、抗旱設備,組建以農機技術人員為骨干的抗災救災小分隊,奮戰在抗旱第一線,在田間地頭、泵站,排查隱患,維修泵站,排除故障,搞好各項技術服務。應城市組建3個工作專班,深入全縣各鄉鎮指導抗災生產和災情調查工作。
二是積極籌集資金購買抗旱設備。全省農機部門克服自身困難,多方籌措抗旱資金4800萬元,緊急采購柴油機、電動機、發電機、水泵、水管、柴油等抗旱設備4.5萬臺(套)投放到旱災嚴重地區。通城縣農機局共籌集抗旱扶助資金50萬元購置排灌機組、潛水泵等1480多臺套,水管22000多米,統籌調配給全縣11個鄉鎮69個村230多個旱情嚴重的村民小組去緩解旱情。孝昌縣農機局投入65萬元資金從各地緊急采購柴油機泵、機電泵、水管、發電機等抗旱設備,建成一處大型綜合抽水機組,確保提水達到1.6個流量。
三是開展抗旱救災技術服務。各地農機部門抽調農機干部和技術人員成立農機抗旱服務隊,奔赴鄉鎮田間地頭,全力提供機械安裝、維修服務,做到所有抗旱機械&ldquo人停機不停&rdquo,最大限度發揮抗旱機械作用。崇陽縣農機部門組織&lsquo四員&rsquo(農機技術員、農機修理員、農機監理員、農機教員)深入基層災區,開展免費維修、培訓、指導、咨詢等服務和安全監管,共檢修抗旱機械1630臺件,新建安裝抽水機組538處,培訓抗旱機械操作人員760人次,技術指導咨詢服務1060人次。截止目前,全省共組織12萬名農機技術人員奮戰在抗旱一線,安裝排灌機械5.8萬臺(套),巡回檢修排灌機械3.2萬臺(套),培訓抗旱機械操作人員5200人次,技術指導咨詢服務8900人次。
四是加強引導,提高抗旱組織化程度。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與村、戶簽訂作業訂單,開展網格化、全覆蓋農機抗旱救災作業,確保機械化灌溉、中耕、植保、補種改種等抗旱措施及時落實。
五是加強協調,保障抗旱機具、零配件、油料供應。各地積極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公司做好油料供應工作,優先保障抗旱用油需要。積極協調經銷商采購調運農機排灌設備和零配件,保障充足的抗旱貨源。咸安區農機局為滿足農民群眾對抗旱機械的需求,農機部門用活農機補貼政策,購機補貼向抗旱機械傾斜,鼓勵和支持農民購買抗旱機械,并協調經銷商將抗旱實用農機具購進,重點是水泵、水管、電機、潛水泵及相關零配件,備足備齊貨源,保證抗旱所需機械。
六是狠抓病蟲防治。針對水稻蟲害嚴重,農機部門廣泛動員農機合作社、機防隊等服務組織積極開展防蟲治病,堅決打贏&ldquo蟲口奪糧&rdquo攻堅戰。京山縣農機部門和農業植保站緊密配合,組織機防隊、植保合作社200余名農民機手、300多臺機動、電動噴霧器(機)及時投入防蟲治病,病蟲害得到了有效遏制。
來源:阿里巴巴機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