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陸軍為建設尖端的未來強軍,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實現低費高效而籌備良久的無人機戰斗團終于正式組建。9月28日,在京畿道龍仁市第3野戰軍司令部舉行了地面情報團的組建儀式,該情報團以下編有無人機戰斗團、運營分析營和反情報營等,將利用韓軍現有監視偵察資產將戰斗力最大化。
無人機戰斗團是韓國陸軍尖端未來強軍的核心戰力,被稱為5大“游戲改變者”之一。無人機戰斗團由一位上校擔任指揮官,下屬80名戰斗員,該團裝備各型偵察、武裝、電子戰無人機和多功能戰斗無人機,在執行對敵監視偵察任務時如有必要可以遂行打擊任務。
韓國陸軍的無人機墜機事件每年都會發生,甚至有列裝前夕的無人機發生墜機事故。
圖為韓軍無人機正在進行訓練
9月20日,韓國軍方披露,2013年韓國軍方啟動了營級偵察無人機項目,要求在3年時間內依靠自主技術研發最高時速80公里,飛行時長1小時以上,飛行高度300至米并且能傳回實時影像的小型無人機,并且該型無人機要具備自動飛行、自動回收和夜間偵察功能,其性能設計與美國、以色列等國的先進小型無人機相比毫不遜色。
該型無人機在2015年開始試飛,但墜機事故接二連三。2015年發生了8起,2016年發生了12起,2017年則增長到13起,2018年截至8月又摔了10架。韓國軍方稱故障原因多種多樣:遙控系統失效、搭載信號接收機損壞、伺服電機誤啟動、推進電機停機、gps裝備缺陷等等。無人機墜落事故導致韓陸軍都市反恐作戰缺乏偵察裝備,且墜機機體容易妨害平民人身安全。
問題在于,2019年該型無人機就要正式列裝部隊,這之前墜落的無人機廠商會負責維修補充,但如從2019年開始再發生無人機墜落事故,韓陸軍就要為其埋單。該型無人機單價達到3000余萬韓元(約合19萬人民幣),而其修理費用會超過新機價格。無人機廠商相關人士稱,隨著無人機操作員控制技術熟練度的提升,無人機墜機事故會逐年遞減,似在暗指軍方應負主要責任。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