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 通訊員 趙雨)當地時間10月28日下午,2018年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簡稱igem)全球總決賽在美國波士頓落下帷幕。南開大學代表隊獲得金獎,并獲4項最佳單項獎提名,創歷史最佳“戰績”。這也是南開學子在該項國際賽事中連續第三年奪金。
igem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03年發起的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科技賽事,每年吸引全世界眾多高校參加。本屆igem大賽在波士頓海恩斯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球40余個國家的340支隊伍進入決賽爭奪,參賽人員超過0人。
今年,南開大學代表隊(nku_china)的參賽項目是“popula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circuit for yield enhancement based on non-genetic variations”(群體質量控制系統)。團隊基于當前的發酵生產狀況,經過改進整合后設計出“智能代謝線路”。項目的優越性在于通過改造可以定向篩選出高產菌株,從而提高產物產量。項目選擇的產物“γ-聚谷氨酸”可以用于化妝品的生產、制造環保材料、做絮凝劑處理污水等。
南開大學代表隊注冊隊員16人,其中生命科學學院大四學生5人、大三學生10人,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大四學生1人。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程志輝、楊超擔任指導教師,高年級學生高偉霞提供經驗指導。此次,王梓玉、周澤宇、趙雨、馬趙琳、仝丹青、熊關越、鄭民等7名隊員在程志輝的帶領下赴美參賽。
除奪得決賽金獎外,南開大學代表隊此次還榮獲最佳新型運用項目、最佳新型組合元件、最佳新型基礎元件、最佳建模等4項最佳單項提名獎。這在中國高校參賽隊伍中也屬不俗戰績。
“我認為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從立題到決賽,學院老師們不遺余力地給予我們指導和幫助。二是賽前的努力準備,最終展示前,指導老師和隊員們經常熬夜修改準備材料到深夜三四點。三是隊員們的通力合作,赴美的7名隊員在各個環節合理分工,竭盡全力展示項目的魅力,留在學校的隊員們也給我們提供遠程的材料幫助并為我們加油打氣。”南開大學代表隊隊員趙雨說。
獲獎后,隊員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告慰他們的另一位指導教師、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宋存江。今年1月17日,宋存江因突發疾病逝世。宋老師生前十分注重學生參與國際性的創新技能賽事,推動成立了南開大學igem學生隊伍并親自參與指導工作。
“我們選擇參賽的項目是隊員們和宋老師商量之后確定下來的,項目開展期間所需的很多材料都是宋老師實驗室無償提供。宋老師本來想親自指導我們的項目。我們想對宋老師說:我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趙雨說。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