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交會展臺看沃爾沃集團的創新技術
2013年5月8日至11日,第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以下簡稱&ldquo上交會&rdquo) 在上海隆重舉行。作為全球領先的卡車、客車、建筑設備、船舶和工業應用驅動系統的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秉承&ldquo品質、安全、環保&rdquo的發展理念,沃爾沃集團攜其綠色創新技術與成果亮相此次盛會,進一步向中國社會傳遞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沃爾沃集團是業內綠色科技領域的領先廠商,在綠色環保創新精神的指引下,沃爾沃集團一直努力通過提供高品質的產品、高效的運輸方案,為客戶和全社會創造價值。近幾十年來,沃爾沃集團在綠色、節能、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有目共睹。此次參展沃爾沃集團展出了一系列創新科學技術和成果,部分列舉如下:
三點式安全帶:1959年發明至今,三點式安全帶是沃爾沃在為保證行車人員安全所研發的產品中,最突出的貢獻,它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術發明之一。
沃爾沃i-shift智能換擋系統:i-shift是一款為自動換擋而設計的12速電控高低檔/半檔變速箱,它能夠自動選擇適合發動機運作狀況的檔位,消除了駕駛員在駕駛經驗方面的差異,讓駕駛的舒適性、載重及燃油經濟性都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混合動力技術:綠色科技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沃爾沃集團的實踐之中。早在上世紀80年代,沃爾沃集團就已著手對基礎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005年 3月,卡車和客車等重型車輛高效混合動力解決方案在沃爾沃集團的大力研發下誕生,其關鍵部分由一個聯合啟動馬達、驅動發動機和發電機組成,被稱為i- sam.2008年,沃爾沃集團領先于同業展示了應用于客車、卡車和建筑設備的第四代混合動力解決方案
可再生燃料動力技術:2007年,集團已經率先開發出了七種不同替換燃料二氧化碳零排放車輛,它們不會對氣候造成任何不良影響。再加上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先進的混合動力技術,沃爾沃集團證明了二氧化碳零排放運輸并不是空想。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是一種有效處理柴油發動機尾氣的系統,得益于集團的資源與實力,scr技術自2005年引進以來已在上百萬輛沃爾沃卡車上得到了成功測試和應用。通過使用scr技術可以系統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使得車輛在運行時所排出的有害氣體接近于零。
該技術也在沃爾沃建筑設備生產的鉸卡、輪式裝載機、挖掘機上成功通過了長達數萬小時的測試及發動機臺架試驗。應用scr技術的這一全新的引擎系統將于2014年1月新標準生效期間正式問世。
除此次上交會亮相的最新技術以外,還有一系列成熟創新技術如三元型催化式排氣凈化器、酒精鎖、caretrack遠程智能監控系統、前部防鉆入保護系統(fups)等并未展出。
沃爾沃建筑設備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做什么?
廿載耕耘,中國已經成為沃爾沃集團全球第三大獨立市場和繼瑞典總部以外唯一擁有集團旗下全部業務的&ldquo本土&rdquo市場。2010年,沃爾沃集團旗下子公司沃爾沃建筑設備斥資2.56億人民幣在濟南設立產品設計和研發中心,目標是在未來的幾年內成為沃爾沃建筑設備全球最大、最主要的研發中心之一。該中心已于 2010年年底投入運營,研究開發適合新興市場的整機、總成及零部件產品。這是全球工程機械領先企業在華設立的重要的研發中心之一,對于幫助中國培養頂尖的設計與研發人員具有重要意義。
在首屆上交會期間,沃爾沃建筑設備全球技術副總裁,沃爾沃建筑設備技術(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馬茨·薛德伯格與沃爾沃建筑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林賓華一起接受了《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記者的采訪。
針對記者對于沃爾沃建筑設備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到銷售收入比例問題,馬茨·薛德伯格說,沃爾沃建筑設備每年的研發投入占到銷售額的4%。在這個4%當中,我們根據前瞻性又分成了一成和九成,什么意思呢?就是4%當中的一成是用于五年或者五年以上更為前瞻性的科研,而九成是用于兩到三年中期的產品投放相關的開發工作。
在談及沃爾沃建筑設備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工作重點時,馬茨·薛德伯格說,沃爾沃建筑設備在創新技術的儲備方面,首先根據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根據沃爾沃集團的部署來推進創新,目前我們的創新重點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混合動力化和純電氣化這樣的一個發展趨勢,混合動力化或者純電動化將會在節油和減排方面帶來巨大的效益,這是我們研發的重心之一。重心之二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就是無人化,也就是無操作手就能夠實現相關的操作另一個方向就是設備與設備之間的智能溝通,防止產生碰撞,這也是我們智能化的另外一個發展的方向。
在談及如何確保技術創新的領先優勢的問題時,馬茨·薛德伯格總結了沃爾沃集團的做法,共有四點:第一,沃爾沃管理層一向極為重視創新,所以從發展戰略和指導思想上有利于創新。二,沃爾沃在技術創新上面持續保持著較大的投入。三,創新文化,也就是說必須要有一個有利于創新的,更為包容的文化。沃爾沃確實有這樣的文化,我們允許在創新當中失敗,只要你有這樣的一個包容心,你就可以推出以后可行的創新技術。四,我們貼近市場,我們一直在觀察市場的潮流變化,以及客戶的真實需要,因此這也能夠很好地指導我們進行創新。綜合這四點,我們有信心保持我們在創新上的優勢。
在采訪的最后,馬茨·薛德伯格先生也談到了對中國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期待,他有三點建議希望能得到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第一點,希望政府能夠更多地了解企業在創新上的投入和回報的預期。因為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創新是風險較高的一項事業,回報不會立刻實現,所以政府要能夠理解企業在創新方面的顧慮,要使得他們能夠放開手腳去進行創新二,希望政府能夠更多地培育創新文化,也就是說不能夠在行業當中有過多的偏短期、立刻取得回報的短平快的思路,而是要更多地去培育五年、十年才能得到較大回報的創新,這是一種理性的創新方式第三點,希望政府政策能夠更多地扶持前瞻性的創新。
來源: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