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天津市漢沽農業依托資源優勢,形成了以水果、水產品為主的&ldquo兩水&rdquo特色農業,成為全國玫瑰香葡萄之鄉,農業部水產品無公害養殖基地。種植業設施建設面積達到11000畝,占耕地面積的19.8%;工廠化水產品養殖發展勢頭強勁,海水養殖為主的南美白對蝦精養面積10000畝,鹽田汪子養殖面積22000畝;69家工廠化設施養殖企業擁有養殖水體630000立方米。農業機械在設施農業和現代農業建設與發展中作用日益突出,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重要性隨之凸顯,漢沽農機中心因勢利導抓安全,保生產,促發展。
組織協調突出統籌
漢沽農機中心全面貫徹落實農業部、天津市委以及濱海新區區委關于安全穩定的一系列指示、安排和部署,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和&ldquo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rdquo的方針,以提高農機安全監管能力、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為目標,以創建&ldquo平安農機&rdquo為載體,以&ldquo安全生產年&rdquo&ldquo打非治違&rdquo和&ldquo平安暢通縣區&rdquo等工作為著力點,突出領導責任這個關鍵,層層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在組織領導、宣傳教育、設施農業裝備機械監管、拖拉機駕駛員檢審和維修網點規范等方面加大力度,夯實農機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促進漢沽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確保漢沽農機化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維護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服務新農村建設上水平。
安全防范突出引導
漢沽農機中心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導向作用,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和印發宣傳材料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農機安全生產知識,積極營造有利于農機安全生產的輿論氛圍。堅持通過科技推廣現場會、農機化實用技術培訓班、補貼機械裝備推介會等方式,宣傳和引導農民使用安全可靠的農機產品,選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
近兩年來,組織各鎮、涉農街分管農機化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本著屬地管理的原則,從各類農機化裝備的特點和實際出發,編發微耕機、卷簾機和潛水泵、增氧機等五個系列農業機械安全操作技術材料2600份,向所屬各村、農業合作組織、農機大戶、拖拉機駕駛員和設施農業裝備機械操作員灌輸農機安全生產思想;本著因地制宜的思路,把握安全監理執法人員、設施農業園區主要負責人和設施農業裝備操作員三個關鍵節點,堅持把&ldquo六個一&rdquo宣傳教育活動落實到位,強化安全是幸福、安全是和諧、安全是效益的理念,傳播以&ldquo兩水&rdquo特色農業機械裝備為主導的機械裝備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其依靠技術防范事故的水平。
生產安全突出監管
漢沽農機中心重視和各鎮、涉農街共同發揮職能作用,把落實農機安全工作和國家農機具補貼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從源頭抓起,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農業農機合作組織、種植業大戶和養殖業大戶使用安全性高的農機產品,鼓勵農民群眾、有機戶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供報廢拖拉機等農業機械情況,自覺對老舊落后的農業生產機械進行報廢處理,從根本上消除淘汰農業機械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潛在威脅。漢沽農機中心和各鎮、涉農街農機工作部門聯手做好協調指導工作,制定農業機械管理系列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農業機械裝備臺賬,完善各類機械裝備安全檢查制度,切實做到排查安全事故隱患經常化、制度化和專業化。做到執法人員、執法標志和執法車輛三個到位,堅持不懈地組織督促技術人員和農機裝備使用者在機械裝備使用前開展技術維護和安全檢查,一旦發現存在事故隱患的現象,及時下發整改通知,責令改正;對于拒不停止使用的,依法扣押存在事故隱患的農業機械。
長治久安突出保障
統籌服務&ldquo三夏&rdquo&ldquo三秋&rdquo生產,保障重要農時生產安全。漢沽農機中心注重和各鎮、涉農街開展協調互動,做好農機作業的監督管理,針對補貼農機具搞好技術指導,確保安全使用和不延誤農時,高效實施&ldquo三夏&rdquo&ldquo三秋&rdquo農機化生產。堅持強化維修網點監管,保障農機配件質量安全。上下結合開展農機配件打假活動,通過規范農機維修行業管理,防控偽劣農機配件的使用,提高農機維修服務安全系數,確保農業機械安全投入生產。不斷深化拖拉機審驗服務活動,堅持采取進村、入戶、到作業現場的工作方式,強化拖拉機及駕駛員檢審活動。通過不定期與駕駛員和拖拉機見面的&ldquo保姆式&rdquo服務,方便機手,落實監管,確保拖拉機作業生產安全。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實施農機監管能力建設項目。緊密聯系漢沽特色農業,特別是設施農業安全監管需求,投入資金28萬元,配套和完善農機監理裝備,不斷推進農機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延伸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觸角,提高農機安全技術防范和技術服務水平,有力地維護了農機行業安全,爭創天津市&ldquo平安農機&rdquo示范單位。
來源:阿里巴巴機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