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大多虧損,曾經被視為&ldquo香餑餑&rdquo的這個行業漸漸陷入尷尬的境地。隨著一些產能無奈地退出,許多人對國內多晶硅企業的發展前景信心不再。
那么,多晶硅的確是&ldquo多&rdquo了嗎?
國內多晶硅行業受到的沖擊主要來自國際市場。媒體報道,2012年,我國生產多晶硅6.3萬噸,進口卻高達8萬噸。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多晶硅價格比我們更低,國內光伏組件企業寧愿舍近求遠,到國際市場進口多晶硅,由此造成國內多晶硅企業&ldquo價格倒掛、全面虧損&rdquo。&ldquo生產一噸虧一噸,沒有哪一個企業愿意做虧本生意&rdquo。說到底,是我們的多晶硅生產成本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結論是,多晶硅企業謀求突圍的根本途徑只能是轉型升級,走節能降耗和技術創新之路。
多晶硅&ldquo多&rdquo在哪里?
多晶硅&ldquo多&rdquo在能耗高!多晶硅是光伏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材料,卻又是不折不扣的高耗能產業。來自新光硅業、四川永祥、樂電天威、東汽峨半等多晶硅企業的調查表明,多晶硅生產電費太高,導致多晶硅成本高企,難以與歐美企業在價格上抗衡。要擺脫價格倒掛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優化工藝降低能耗,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據報道,樂電天威實施技術改造的年產3000噸多晶硅生產線已經完成還原爐節能改造等項目,可以使多晶硅單位生產成本降至每噸10萬元,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也已經在降低能耗方面取得成效。樂山市政府正加快多晶硅企業與煤炭企業合并重組,促進多晶硅企業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國內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啟動,多晶硅行業中節能降耗領先的企業將會搶得發展先機。
多晶硅&ldquo多&rdquo在廢液廢氣回收處理難!多晶硅生產過程產生的大量廢液和廢氣需要回收處理,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從而實現&ldquo近零排放&rdquo,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在這方面,我們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我們有信心的是,四川的多晶硅企業在國內起步早,具有國內其他多晶硅企業沒有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優勢。
一些企業堅持走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已經把重心轉到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上,對于降低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要把自主創新與引進國外循環利用先進技術更好地結合起來,在廢液廢氣回收處理方面取得新突破。
多晶硅&ldquo多&rdquo在&ldquo硅鏈&rdquo太短!多晶硅有兩個產業鏈,一個是光伏發電產業鏈,一個是電子信息產業鏈,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樂觀。現在的問題是,國內的光伏發電安裝受制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上網的&ldquo阻滯&rdquo,由此導致多晶硅面臨階段性過剩難題。
另一方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受制于電子信息技術知識產權缺失,由此導致我們的多晶硅未能在硅片、芯片的深度加工中提升附加值,未能形成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ldquo硅鏈&rdquo。正是由于&ldquo硅鏈&rdquo太短,我們的多晶硅賣的是原材料,一旦遇到&ldquo光伏泡沫&rdquo破滅這樣的市場波動,怎么能不&ldquo過剩&rdquo呢?用一些專家的話說:多晶硅過剩,并非&ldquo長板&rdquo(產能)太長,而是&ldquo短板&rdquo(電網基礎設施不完善和電子信息技術知識產權缺失)太短。&ldquo就像一個人走路,當你把左腳邁出去而右腳沒跟上時,不能說左腳邁得太遠,更重要的是要把右腳跟上去。&rdquo
總而言之,光伏產品不能放在國際市場&ldquo一個籃子&rdquo里,多晶硅不能吊死在光伏產業&ldquo一棵樹&rdquo上!對四川而言,從&ldquo硅夢&rdquo到&ldquo硅鏈&rdquo,多晶硅的轉型升級還要走很長的路!
來源:阿里巴巴機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