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已經進入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階段?中國各區域、不同城市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又各自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
10月27日,以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主辦、華為公司協辦的第五屆信息戰略論壇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煜波發布一項研究成果,給出了上述問題的答案。
這項研究通過對2014年1月起中國各主要城市每月對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千關鍵詞的搜索行為進行研究,以“洞察”當前中國對人工智能的認知、需求和供給情況。
陳煜波表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經歷了三大階段,一是ict驅動信息化轉型階段;二是互聯網驅動網絡化轉型階段;三是大數據人工智能驅動數字化轉型階段。
研究發現,2016年3月份之前,也就是alphago比賽之前,中國社會對于人工智能的基本認知變化不是很大,但之后開始高速上升。也就是說,alphago事件促進了中國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尤其是成為社會基本認知的導火索。專業認知也快速上升。不過,最深層次的技術認知卻沒有太大變化,而是到2017年3月份才進入“井噴”階段。
這項研究還將人工智能應用需求分為技術應用需求和行業應用需求,并發現前者主要是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和深度學習;后者則集中在智能駕駛、安防、金融、商務零售、醫療和制造業六大ai相關行業。二者各種也有對應的搜索特征。
從區域角度觀察,這項研究對50個城市深入分析發現,中國人工智能社會認知和應用需求方面,呈現出“南強北弱”特征,并且以長三角地區尤為突出。而除北上廣深杭、天津、南京、蘇州等沿海發達城市外,成都、武漢、西安、鄭州和重慶5個中西部城市也表現突出。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