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之后,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愈加清晰,關于又一輪&ldquo四萬億投資&rdquo的談論俯拾即是,毫無疑問,淪陷在&ldquo寒冬臘月&rdquo中的工程機械行業估計是笑得最歡的一個,城鎮化的推動勢必會帶動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行業復蘇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回暖之際指日可待!
迄今為止,盡管新型城鎮化的路線規劃圖尚未出臺,但業內早已是熱血澎湃的繁榮景象,各路看客們紛紛各施拳腳,暢談百家之言,這使得原本就撲朔迷離的揣測成了鏡中花、水中月。盡管如此,工程機械行業注視新型城鎮化一舉一動的眼光仍舊火熱,生怕一眨眼就錯失這一實現咸魚翻身的大好機會。
城鎮化可以理解為城市化,涉及從小農經濟過渡到工業經濟、從自給自足經濟轉向開放經濟、從技術含量低轉向新技術革命等方面的重大社會變革。所謂的新型城鎮化是相對于舊的城鎮化而言,強調理念和行為上的文明、理性演進,而不是像以前攤大餅似的推進,導致各地低級復制成風,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在51%左右,發達國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城鎮化率也在60%以上。相比較,我國的城鎮化率偏低,要實現在2020年接近60%的目標,必然會有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建設與完善。
圍繞城鎮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從&ldquo鐵公機&rdquo(鐵路、公路、機場)的基本建設,到開礦、冶金、綠化、橋梁、水利、電力、市政等建設領域,都離不開工程機械,而房地產建設和軌道交通建設又是重頭戲。城鎮化描繪了一組宏偉藍圖,有待工程機械這個助手去一一落實。可以這么說,哪里有城鎮化建設,哪里就能看見工程機械穿梭忙碌的身影。
中央政治局在探討201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會議還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那么手捧圣旨的城鎮化究竟能否給工程機械帶來春暖花開的消息?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大好的發展契機,應該是穩健發展,而不是十年前的井噴式突飛猛進。那么工程機械的發展之路上,新型城鎮化又將代表什么角色,造血機還是輸血機?
時下,雖然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還未擺脫陰霾天氣,但國家大力推動城鎮化建設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彈,這必然會是工程機械行業又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那么是否就意味著整個行業可以守株待兔,坐等城鎮化釋放出巨大能量,從而為整個行業輸入大量新鮮血液呢?
其實不然,365采購網認為,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與其等待輸血,不如借此機遇修煉本身,壯大自我,從而實現自身造血能力,這才是借力發展的最高境界!
首先,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既要看到城鎮化帶來的曙光,更要有自救的決心,經濟疲軟的市場環境下,要從容對待由黃金十年滑落至谷底的落差,要持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胸襟與氣魄,心態調整好了,才能更好的審時度勢。當然,工程機械行業還有許多功課要做,當務之急的是要反思這個行業的發展狀態,為什么會急遽從亢龍淪為潛龍了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再現當年輝煌?這些都需要工程機械行業沉淀下來,細細揣摩。知己才能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其次,要學會借力壯大自我力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草船借箭就是借力的典型案例,不妨多多借鑒古史精華來豐富自己。工程機械行業與城鎮化建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毋庸置疑,城鎮化的推動勢必會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誘人的大蛋糕就在眼前,能否吃上,吃上了、又能吃多大,還要看自身的本事。
總之,工程機械既要看到城鎮化帶來的利好信息,準備迎接政府的又一次大輸血,更要強大自己的內心,學會為行業發展造血。只有認識到從&ldquo輸血&rdquo到&ldquo造血&rdquo轉化的重要性,行業才能健康發展,才能走的更遠。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