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可粉碎100畝飼料的飼料收獲機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張維納)智能拖拉機、智能插秧機、無人植保機……27日,長江日報記者在2018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現場看到,農業智能化是此次農機展的最大亮點。據了解,國際農機展已經連續3年在武漢舉辦,“每次來都很震撼”,不少觀眾向長江日報記者感慨。
“除了航拍,無人機還可以應用于農業生產,造福千萬市民的菜籃子”,展會入口,來自豐疆智能的智能拖拉機、無人植保機等6款智能農機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圍觀,其中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植保機最惹人注目。
“現在無人機隨處可見,但用于農業的無人機卻十分新鮮”,來自山東的李先生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從事農業機械產品代理,這是他第一次見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被稱為農業植保機的無人機注滿農藥起飛后,將機艙內的農藥霧化噴出,噴灑覆蓋范圍大,施藥精準,機身安置的廣角攝像頭能實時觀測作業環境,工作省時高效。“每人每天只能完成30畝的農藥噴灑工作,無人機一天卻能給300畝農田噴藥。以前4個工人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用無人機兩天就可以完成。”
“有了這些智能機械,農民不用再費力費心,搖身一變成工程師,管理好這些機器就可以了”,來自吉林的王先生感慨,耕地用智能拖拉機、插秧用智能插秧機、噴灑農藥用無人植保機,等到收割時用智能全喂入收割機,整個種植流程全部智能化,省時省力也省心。
“你也算做了一次車模”,來自四川遂寧的陳先生讓妻子站上收獲機合影,陳先生稱,這一次來武漢參展“太值了”,“我做農業機械產品代理十余年,第一次被農機展會震撼到,感受到了中國制造的力量”,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次農機展讓他切實感受到農業生產正在朝著機械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農村每年農忙時勞動力供不應求,有時候花錢還請不到人。如果這些智能化設備在農村得到推廣,就能極大提升工作效率,節省勞動力。”
來源:武漢門戶首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