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1日,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被曝非法排污之后,在鈦白粉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家環保部也應勢出臺一系列的環保政策,就在此時,龍蟒鈦業又因環保問題而導致停產,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龍蟒鈦業的此次停產將會給鈦白粉價格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鈦白粉企業為何過不了環保這道坎呢?
1、鈦白粉企業&ldquo三廢&rdquo處理成本較高
環保問題一直以來是鈦白粉企業最為頭疼的問題,眾所周知,我國鈦白粉行業99%的生產工藝都以硫酸法為主,據中國涂料采購網小編了解,生產每噸鈦白粉消耗新鮮水100~150噸,綜合能耗約1.6噸標煤,同時約產生濃度20%的廢硫酸8噸、酸性廢水100噸、廢渣8噸,以及含二氧化硫、酸霧和粉塵的廢氣2.5萬立方米。以可比口徑計算,國內鈦白粉行業每萬元產值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是化工行業平均水平的3.85、1.03、2.13倍,是全部工業行業相應指標的3~8倍。
然而治理這些污染問題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據中國涂料采購網小編粗算,傳統硫酸法污染物的治理成本高達每噸產品1900元,而氯化法治理成本僅為每噸產品800元。由于硫酸法生產的鈦白粉檔次不高、售價較低,其&ldquo三廢&rdquo治理成本已接近生產利潤。因此很多鈦白粉企業在治污方面總是存在一種抵觸心理。
2、只注重gdp的發展忽視了環保問題
小編曾多次聽到這樣一句話,&ldquo鈦白粉企業污染這么嚴重,難道當地政府機構就不聞不問嗎?當然不是,目前國家對于地方官員的考核機制主要是看當地經濟的發展,即gdp值,因此當地政府領導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gdp值,而忽視了環保問題的治理。據中國涂料采購網小編了解,一個鈦白粉企業每年能為當地政府帶幾千萬甚至是上億的效益,因此,當地政府對于這些鈦白粉企業的排污問題也只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在他們的任期內不出現太大的污染問題,一般情況下,則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ldquo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dquo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因此,國家環保部出臺了多項環保政策,鈦白粉行業協會及相關民間機構也響應國家的號召,針對鈦白粉行業的發展現狀出臺了一系列的環保政策。
國家及相關的行業組織是出臺或發布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但在執行過程中卻是大打折扣。眾所周知,在鈦白粉企業在進行&ldquo三廢&rdquo處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因此,很多的鈦白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明暗結合的排污方式。明面上的排污方式只是為了應付環保部門的檢查,因此這些廢水處理系統平時是不會啟動的。那么,平時的排污靠什么呢?當然是靠暗管,暗管可以將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是農田中,這樣就為企業的發展節省了一大筆資金,但卻給河流和農田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這就叫&ldquo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dquo。
針對于目前國內鈦白粉企業的排污問題,小編認為,首先,國家要出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環保整治措施及相關的扶持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實地突擊檢查,做到恩威并用其次,鈦白粉企業需要改變這種只管當下,不顧未來的觀念,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徹底改變目前這種生產現狀,凈化整個行業的發展。
先污染后治理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化工行業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律,當然,在鈦白粉行業也不例外。此次攀鋼鈦業被曝排污事件在業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環保部也開始研討出臺各種政策,那么此次政策的出臺,是只有三分熱度呢,還是能夠徹底整治鈦白粉行業的排污問題,這個結果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
另外,為了推動鈦白粉行業發展、推廣鈦白粉重點企業、為廣大涂料企業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鈦白粉產品以及推動鈦白粉行業健康的發展,中國涂料采購網聯合眾多行業機構、企業共同策劃完成了第三屆"鈦白粉十強評"選活動,在此次活動中,中國涂料采購網邀請到行業知名專家及資深業內人士與本網記者一起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對企業技術實力、生產能力進行真實客觀的報道。活動評選結果除在中國涂料采購網、以及第四期《涂料采購》雜志等重點行業媒體進行公示宣傳以外,組委會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ldquo鈦白粉十強企業&rdquo評選巡展活動。
來源:九正建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