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由上海市經信委、上海浦東新區科經委指導,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作浦軟)與視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稱作視+ar)聯合主辦的上海增強現實技術與應用論壇暨2018年easyar開發者大會在浦東舉行,視+ar、影創科技、追一科技等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ar)領域的優秀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此次大會并發表主題演講,愛普生等企業展示了其ar技術與應用的最新產品和創新成果。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負責人張宏韜、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敏栩、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育浩出席大會并致辭。
圖|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負責人 張宏韜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負責人張宏韜表示,在剛剛結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市政府表達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決心和誠意,上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海量的數據資源和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歡迎全球的創新創業企業來上海。增強現實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細分領城,ar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提升中國制造,具有無限可能!視+ar是發源于上海、在浦東軟件園成長起來的明星企業,上海市經信委非常關心視+ar這樣根植于底層技術的企業,平臺型技術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是培育一個產業生態鏈的技術!
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敏栩表示,浦東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擁有較強的產業基礎,特別是一定規模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積累了眾多人工智能所需的軟硬件人才,還能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是上海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的重要聚集地。區科經委見證了視+ar從一家新公司逐步發展為業內翹楚的過程。新興技術發展迅猛,對政府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也要緊跟時代,和新技術一起成長。面對新興產業發展,區科經委將在服務方式和能力上不斷探索、不懈努力!
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育浩表示,浦軟與視+ar聯合舉辦大會,是浦軟進一步行動起來、緊密服務企業的一種方式。浦軟期望,通過與從園區成長起來的行業領軍企業共同搭建平臺,進一步聚焦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集聚密度,最終推動產業的發展。
自2015年發布中國首款ar引擎easyar以來,視+ar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ar開放平臺。截至目前,視+ar已經服務了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汽車之家、visa、聯合利華等千余家企業客戶,easyar在全球開發者數量超過五萬。
圖|視+ar創始人兼ceo 張小軍
著眼未來,才能不斷前進。會上,視+ar創始人兼ceo張小軍首先以“ar云:空間互聯網”為主題進行演講,系統闡述了ar云(ar cloud)作為空間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對未來社會的重要意義,并展示了視+ar在ar cloud領域部分最新進展和發展規劃。張小軍說:“ar云就是現實世界的數字化。與物理世界進行對話操作的時候必須要有抽象的數字化世界,在數字化世界之上我們才能去構建各式各樣豐富的ar應用。”
圖|視辰“增強現實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從右至左: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負責人張宏韜,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視+ar創始人兼ceo張小軍,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敏栩
隨后,視+ar宣布成立增強現實產業研究院。研究院將秉持“行業一流增強現實產業研究機構”的定位,以“進取、探索、創新”為主要精神,立足于增強現實發展前沿,為增強現實產業發展進行開創性的研究工作,前期增強現實產業研究將圍繞ar標準制定、ar行業研究、ar前沿技術探索三個方向開展工作。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進步處負責人張宏韜,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敏栩,視+ar創始人兼ceo張小軍共同為增強現實產業研究院揭牌。
圖|easyar研發總監 宋健
揭牌儀式結束后,easyar研發總監宋健做“easyar:通往ar云的阿諾克之鑰”的主題演講。宋健全面展示了easyar平臺的最新能力:model tracking, surface tracking, external streamer等新的算法能力。宋健介紹,model tracking是easyar對物體感知能力的再次升級,可以識別和跟蹤生活中常見的弱紋理物體。model tracking將不依賴目標物體的任何紋理特征或顏色先驗信息,僅通過模型的幾何輪廓即可對目標物體進行跟蹤。并且,該能力可以應對移動中的目標物體。針對現實環境的復雜情況,model tracking也對遮擋、物體表面材質的高光、反射等做了針對性的優化。在現場,宋健利用該能力演示了對一輛運動中的奧迪汽車進行跟蹤,并將虛擬車貼和輪轂“貼”在真實車輛上,實現了為汽車“ar改裝”的功能。surface tracking則是easyar sdk 2.0版本slam能力的升級版本,較此前版本,surface tracking的穩定性得到大大提升,算法也可以更好地跟蹤到所有當前空間中的物體表面。現場播放的視頻里顯示,ar內容在空間中的不同表面之間點擊切換的時候可以很好地貼合在表面上。除此之外,surface tracking還具備更強的抗遮擋能力。external streamer功能則是一個眾多開發者從easyar發布的第一個版本開始就想要的功能,宋健透露:“這個功能會給大家更大的想象空間,開發者可以把文件、視頻、wifi視頻流作為ar的圖像數據輸入給easyar。”
此外,宋健還正式對外展示了easyar完整的3d解決方案和ar內容制作工具easyar studio。據介紹,easyar studio是工具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讓開發者非常輕松地創建內容,easyar studio具有場景樹編輯、材質編輯等功能,支持fbx格式模型導入,以及其他資源文件的導入,最終easyar studio會把這一切打包成ezp的數據格式,同時easyar還為開發者提供云端數據存取方案。宋健說:“easyar在設計之初把輕量化集成作為最優先考慮,所以在設計3d引擎的時候做的第一點考慮就是在原生開發的時候需要很輕松地能把功能集成上去。”
在軟硬件兼容性方面宋健則表示目前easyar已經內置兼容愛普生epson bt-350、影創action one等ar眼鏡,同時也將全面兼容蘋果arkit和谷歌arcore兩款ar sdk。另外,easyar 3.0版本將把unity插件完全開源。
此外,宋健還展示了easyar姿態識別、手勢識別的人工智能能力,為ar交互方式帶來更多新的方案。談及未來,宋健表示,easyar目前已經集齊了“四把鑰匙”,分別是對環境和物體的感知能力,3d能力,ai和交互,集齊了“四把鑰匙”后的easyar已經進入新的世界——ar云。
圖|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劉先林
接著,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劉先林帶來“ar技術與三維gis融合”的主題演講。作為中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測繪專家,他指出:三維地圖就是ar的基礎數據,ar目前的技術要提供底層數據、基礎數據的話將會提供有分類的所謂結構化三維。
之后由視+ar聯合創始人兼cpo王偉楠帶來“ar能力應用場景探索與實踐”主題演講,主要從行業角度結合easyar能力分析了ar在汽車、教育、旅游等行業的應用情況。追一科技戰略中心金融解決方案負責人吳子彧帶來“ai時代的智能服務”的主題演講,吳子彧表示追一科技已與視+ar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研發多樣化ai+ar產品技術應用與行業解決方案,共同拓展金融、零售、教育、出行等行業智能化服務應用。最后影創科技集團副總裁胡金鑫帶來“ar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的演講,介紹了影創將其混合現實眼鏡用于教育等相關行業帶來的成果。
大會期間,視+ar還宣布與科大訊飛達成戰略合作,科大訊飛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智國發來祝福視頻,他表示,視+ar是業內頂尖的ar技術和解決方案服務商,科大訊飛將和視+ar共同打造面向ar領域的人工智能服務解決方案,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圖|2018年easyar開發者之星獎獲獎者。
此外,大會還舉行了2018年easyar開發者之星頒獎儀式,第一視角fpvstyle、蜂向體育、氧橙互動三家企業榮獲2018 easyar 開發者之星獎(easyar developer award 2018),視+ar聯合創始人兼cpo王偉楠為獲獎者頒獎,隨后獲獎企業代表進行了精彩的“開發者之星show”項目路演。
圖|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圍繞“ar賦能商業”結合各公司的經驗與案例進行討論。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