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板塊依然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
隨著三季報陸續發布,在智能手機等下游需求趨弱、資金面趨緊與中美關系不明朗等因素影響下,部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電子企業仍交出亮眼的答卷。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迅速,但資金與人力優勢較前幾年弱化,資源逐步向核心產業與龍頭企業集中,優質企業便肩負了我國經濟發展、制造業實力提升的重任。我們認為我國電子產業發展仍有較大空間與潛力,一方面尚未突破的半導體產業具有國家戰略層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具備一定技術門檻的中等制造環節等待我國電子企業耐心參與,防止技術斷層,而門檻較低的相關業務或隨產業轉移朝東南亞等地轉移。我國想要擺脫勞動密集、資金密集型的制造業發展模式,電子企業的創新與轉型尤為重要。
消費電子:mate20 持續創新,為供應鏈創造新價值
本次華為 mate 旗艦被廣泛稱贊的主要是可與驍龍系列、 a 系列正面對抗的高性能麒麟 980 芯片、浴霸式三攝強大的夜拍效果以及 40w 快充+15w 無線充電。從 a 股手機供應鏈的角度出發,本次我們可以看到 mate20 為三攝光學、無線充電以及屏下光學指紋識別三個領域創造了新的價值。不僅 bom 快速增長,且可以觀察到這些領域的競爭格局較好,且未來面臨新增競爭對手的可能性較低。具體來說,高端光學領域舜宇、光寶(立訊)、歐菲,無線充電模組立訊、東山、信維,屏下指紋識別匯頂、歐菲,將持續享受硬件創新的成長邏輯。
pcb:日本 pcb 產值 11 個月來首見萎縮,軟板大減 15%
日本前五大 pcb 廠商除了名幸,旗勝、住友電工、藤倉、揖斐電都不是純 pcb廠商,其中住友和藤倉兩家全球前五的 fpc 廠商,其 fpc 業務占比僅為 5%和20%。因此在全球 pcb 產業持續向中國大陸持續轉移而日本 pcb 產業規模及全球占比持續下滑的背景下,日本 pcb 行業公司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使其未來在 pcb 業務領域投入有限,恐難在全球 pcb 競爭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
標的推薦
消費電子:大族激光、東山精密、藍思科技、歐菲科技、立訊精密、銳科激光;led:三安光電;半導體:三安光電、北方華創、兆易創新、精測電子、至純科技、韋爾股份;pcb:東山精密、景旺電子、滬電股份、勝宏科技;被動器件:艾華集團、法拉電子、火炬電子、順絡電子;顯示:京東方 a、精測電子。
風險提示:
1. 消費電子下游出貨量、創新不及預期;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