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sh&mdash記&ldquo省杰出科技人才&rdquo獎獲得者黃鶴艇
8月23日,來自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黃鶴艇作為&ldquo省杰出科技人才&rdquo獎的獲得者,登上了福州的領獎臺。在那里共有27人獲此殊榮,他們有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福建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的教授、研究員,也有的是來自福州、廈門等地的高科技企業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以及來自福建省高校的教授學者,還有的是福建省立醫院的主任醫師。這些科技精英,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所在單位技術領域的&ldquo活招牌&rdquo。
筆者選取近兩年來行業發展并不順暢,但一路坎坷一路歌的工程機械領域,和受眾一同感受那些不畏困境、堅守夢想的&ldquo工程衛士&rdquo。
堅持理想&mdash&mdash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技術專家
黃鶴艇,高級工程師,現任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他15歲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懷揣&ldquo工業強國&rdquo的夢想,攻讀該校的老牌專業&mdash&mdash機械工程。本科畢業后,在與廈工的&ldquo雙向選擇&rdquo中敲定了這份&ldquo搞技術&rdquo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黃鶴艇說,單純的技術工作最符合自己的心境&mdash&mdash&ldquo我不追求當官,也不想賺很多錢,只想追求平淡的幸福,安心做我熱愛的技術。&rdquo對比昔日的校友,黃鶴艇說:&ldquo他們都很有出息,都比我強,好多都轉行、奮斗&hellip成為跨國企業的高層,也有很多下海經商成為商場驕子,如果用薪資待遇去跟他們比,我或許是&lsquo最沒出息&rsquo的那個。但我為什么要跟人家比這些呢?堅持理想,沒什么不好的,我頭腦比較簡單,不去想那么多無法控制又不感興趣的事情,安貧樂道。當然家庭也沒給我太多壓力,家人非常支持我的選擇、尊重我的信仰。這么些年,我沒有跳槽、沒有轉行,除了對公司、對崗位的熱愛,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mdash&mdash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技術專家,這在我看來,是既有歸屬感又有成就感的事情。&rdquo
團隊協動的結晶
黃鶴艇在談到獲得&ldquo省杰出科技人才&rdquo獎項的時候說:&ldquo比我優秀的科技人員和工程師有很多,只是自己運氣較好,得到了專家和評委的偏愛,這也是領導的鼓勵和鞭策。這于我個人而言是幸運的,但我更幸運的是廈工有一支&lsquo沉&rsquo得下來、踏實肯干、刻苦鉆研的團隊,陪著自己一起為振興工程機械的技術而努力著。&rdquo黃鶴艇說,&ldquo正是同事們的協動創新,不抱怨不放棄&hellip&hellip才能有今天小小的成就。個人的力量是很卑微的,所以我認為這是團隊努力的結晶,我要感謝同事們、朋友們!&rdquo
摒棄浮躁,用心侍崗
事物的發展總是持一把雙刃劍。當下的社會經濟在前進,人心卻愈發浮躁,人們往往把名、利看得過重,得失心過重,這是做技術的大忌。機械工程師是個苦差事,需要長期的學習積累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積小成方能成大成。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好心態&mdash&mdash用恒心、信心、耐心、進取心、細心、好學之心、謙卑之心、好幻想之心的合力在自己能掌控的領域里將專業水準發揮到極致,那就已經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崗位了。有些事物,并非是我們能左右的,就讓它順其自然吧&mdash&mdash知足,知不足追求,不強求。
凝心聚力,方能成器
這兩年來,與工程機械行業一樣,公司的發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頸,但工作的平臺還在,心若在,夢就在,且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工程師加盟廈工技術隊伍,添充新鮮血液。我希望能將廈工&ldquo敢為&rdquo的基因傳入這些年青人的骨子里,用廈工的企業文化把這些優秀的人才聚攏起來,能讓他們在產品技術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順應科技發展趨勢,推出富有廈工特色的優質產品,一起找回廈工當年的影子,重塑廈工的王牌形象,工作著是美麗的!
相關鏈接:8月23日,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福州召開,共有27人獲&ldquo省杰出科技人才&rdquo獎。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在福州會見了為國家和我省科技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受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委托,省委副書記于偉國出席獎勵大會并講話。評選表彰省杰出科技人才是省委省政府為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推動我省科技事業不斷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省杰出科技人才的評選表彰每3年評選一次,每屆不超過30人,自2004年以來,目前已組織開展了3屆評選,全省共有80位杰出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本文來自廈工)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