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記者 夏子航)10月25日,中聯重科發布高空作業機械公司生產的三大類別、共八個型號的高端智能全新產品。同時,行業內全國首條覆蓋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生產全工序的智能化流水線——中聯重科高空作業平臺自動化生產線也正式對外亮相。
中聯重科總工程師付玲表示,進軍高空作業機械領域,是中聯重科實施聚焦工程機械板塊戰略以來的重大進展,高空作業機械智能工廠的投產,則是公司布局智能制造戰略的落地。
據介紹,此次中聯重科發布的8款高機新品包括自行走電動剪叉式、曲臂式和直臂式三類,基于中聯重科傳統技術優勢和物聯網、現代傳感等新技術的加持,多個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且全部符合歐標、美標及國標要求。
高空作業機械設備覆蓋建筑、園林、廣告等行業,是滲透率非常高且受行業周期影響小的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各行各業對安全越來越重視,該類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市場目前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增長,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過去幾年復合增速達到100%。
據行業人士分析,假設未來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發展達到歐洲水平,則對應高空作業平臺量為63萬臺,目前我國保有量只有4萬臺,擁有16倍增長空間,對應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千億元規模;假設未來達到美國水平,則對應的增長空間為40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認為,回顧高空作業機械發展歷史,主要工業國家不同階段對建筑設施的使用趨勢、產品性能、使用空間不斷延伸,高空作業機械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屬于方興未艾的新興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聯重科相關人士表示,高空作業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登高作業設備,其安全性、經濟性兩大核心優勢與傳統腳手架等高空作業設備相比,替代優勢明顯。隨著建筑等行業安全生產制度保障逐漸完善、施工安全意識日趨加強,人力成本提高、我國勞動力相對減少等因素的影響,高空作業平臺替代傳統腳手架等登高設備的趨勢愈加明顯。
除主要應用于建筑施工領域外,高空作業平臺下游應用非常廣泛。相關研究顯示,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空作業平臺行業復合增速有望達到40%,而高端、智能化產品將是行業領軍者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蝦證券泄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