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載機行業,大噸位裝載機才真正代表一個企業的技術高度,代表一個國家在該領域的全球地位。近年來,徐工大噸位裝載機,以顯著優勢走在行業最前沿。
近年來,隨著徐工經營規模與技術實力的迅猛提升,徐工確立了顛覆全球大噸位裝載機市場格局的戰略目標。經過新一輪的創新研發,徐工把中國大噸位裝載機技術推向了世界高度。
目前,徐工自主研制的&ldquo大力神&rdquo大噸位裝載機已成為唯一替代進口的高端產品,在如今摧城拔寨、屢建奇功的時候, 徐工人不會忘記那曲折探索的研發過程。
技術創新,徐工走出價格戰的陰霾
上世紀90年代末期,由于行業一些企業施行降價策略,一時間,裝載機市場如家電市場一樣刮起了降價風波,加上民營企業推波助瀾,價格大戰狼煙四起,全行業進入價格大戰的陰霾。
徐工意識到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技術和品質的競爭,為打破這一僵局,1998年底,徐工率先開發了中國第一臺&ldquo第三代&rdquo裝載機&mdash&mdashzl50g。
zl50g一經面世,就以其高超縝密的設計、精良可靠的配置、彪悍卓越的性能、俊朗豪放的外觀和舒適優雅的駕駛環境,贏得國內外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誰能想到,zl50g在世紀之交裝載機領域這場技術革命里獨占鰲頭,成為中國第三代裝載機產品銀河中一顆最耀眼的明星。十年錘煉,十年一劍,目前,徐工50g裝載機不僅在國內高端市場遙遙領先,更成為代表中國裝載機產品搏擊國際市場的主力隊員。
波蘭施工現場
十余年來,徐工50g作為中國唯一款&ldquo超重載&rdquo型5噸級別裝載機,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已成為廣大用戶推崇備至的世紀經典。
徐工沒有停止創新的腳步,2007年,在50g產品基礎上,以lw500k為首的徐工新系列裝載機轟轟烈烈推向市場,初戰告捷,收到市場良好反響。2008年,徐工lw300k、lw350k、lw400k、lw600k、lw800k同步投入開發,推動徐工市場迅猛拓展。
巔峰超越,徐工開啟更大發展空間
過去,國內裝載機行業生產的主要是6噸以下中小噸位裝載機,同他們競爭如果僅靠打價格戰,公關戰,人情戰,都不是長久之計;同時,以往中國用戶使用中小噸位裝載機比較普遍,但隨著礦山、港口、煤炭等行業的大規模發展,對大噸位裝載機的需求越來越明顯。但是,大噸位裝載機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所以,&ldquo打破這種局面,擊退國外強手,超越國內同行&rdquo,開發10噸以上超大噸位裝載機,就被徐工提升議事日程。2009年初,徐工集團作出了研發和制造國內最大噸位裝載機的構想。
又是傳奇的幾個月,這是充滿曲折和艱難的幾個月,卻也注定是充滿輝煌勝利希望的幾個月。2009年3月研發開始,9月份圖紙已全部出爐,但國內沒有10噸以上大噸位裝載機的制造先例,能夠與之配套的結構件、零部件供應商近乎沒有,于是徐工決定&ldquo我們自己造!&rdquo。在12噸級大型裝載機試制過程中,研發項目組成員從生產第一個零部件開始,都以高標準嚴要求嚴格監控。通過大家的通力合作,2010年4月,1200k,迄今為止依然是國內最大噸位的裝載機終于試制完成,徐工研制中國最大噸位裝載機的夢想終于實現。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試驗,并在試驗中加以改進、調整,使得12噸級輪式裝載機從各個方面做到了盡善盡美、無可挑剔。
徐工大噸位輪式裝載機在2010年寶馬展覽會亮相的當天,國外大噸位鏟運設備廠家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據說,某跨國公司高層領導,當晚就召開了緊急會議,調整了在中國銷售大噸位裝載機的方略,采取了相應的對策。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產品的出現,參與了國際市場的競爭,使得國際主要競爭對手在中國國內,不僅降低了產品銷售價格,如一家國外跨國公司的同級產品價格應聲直降近百萬元,而且引入了最先進的機型與徐工產品在市場上進行競爭。
中國最大噸位裝載機&mdash&mdash徐工lw1200k裝載機
目前徐工憑借領先的產品技術,周到的售后服務,顯著的性價比,大噸位裝載機銷量一舉超越進口品牌,在中國市場躍居行業首位。
隨后經過持續不斷的艱苦努力,徐工再一次邁出了冒險卻偉大的一步,成為&ldquo第一個吃螃蟹者&rdquo&mdash&mdash2010年10月,徐工lw500k-lng液化天然氣裝載機試制成功。不論是在安全性、節能效果、動力還是經濟性上,lng裝載機都顯現出巨大的競爭優勢,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用戶接受。2012年,產品線延伸,徐工lw600k、lw800k也采用了天然氣動力匹配,形成了天然氣系列裝載機。隨著產品的系列化和產業的完善,lng這個名詞必將引起行業內一次新的技術變革,而徐工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和歷次引領行業技術變革一樣,在開發低碳節能工程機械方面又一次走到了行業最前沿。
10臺lw500k-lng裝載機撐起泰州港港口的一片天
連云港-徐工lw800k-lng擔當作業主力
核心突破,徐工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是工程機械產品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制約瓶頸,當工程機械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行業高技術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發動機、液壓、傳動和控制技術等關鍵零部件上。立足工程機械領域,只有解決了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企業才會擁有核心競爭力。
徐工走出了一條&ldquo自主創新+并購消化+聯合與協同創新&rdquo三路并舉的獨特道路:自主突破高端液壓油缸、新型變速箱、高端電控系統等關鍵技術;以并購的兩家歐洲企業及歐洲研發中心為平臺,加快突破泵、閥、馬達及液電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與德、美、韓等多國企業合資合作,突破回轉支承、驅動橋、發動機、控制元器件等瓶頸技術。液壓油缸、驅動橋、回轉支承等核心零部件銷量居全國第一。
目前徐工已累計擁有有效授權專利2125項,其中發明專利161項,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啟用,歐洲、美國、巴西、上海四大研究中心加緊建設。徐工國家級技術中心在國家發改委年度評價中繼續居行業第1位。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全省唯一、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次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軍工產品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列入徐工集團一級重大創新項目的4個課題,每個都獲得1000萬元的獎勵。
徐工依托持續增加的創新投入和獨特的徐工創新文化,在技術創新上實現了突破。目前,大型裝載機在國內市場位居壓倒性優勢,裝載機整體躋身行業前3強。徐工,將以持續創新驅動為引領,不負重托,勇擔大任,恪行大道,終成大器,實現成就世界工程機械頂級企業的產業愿景和裝備強國的&ldquo中國夢&rdquo。
來源:中國路面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