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線10月24日訊據長沙晚報掌上長沙(記者 周輝霞)報道,一橋飛架三地,碧海變成通途。今日,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的大橋堪稱世界超級工程,將珠海、香港、澳門緊密相連。這一超級工程背后,有“長沙制造”的力量,其中中聯重科就有6大類產品、40多臺套設備參與大橋香港段的建設。
創一天安裝20塊混凝土橋面紀錄
看著廣州當地媒體無人機俯拍下,港珠澳大橋橋體向碧海延伸,中聯重科亞洲特區首席業務代表趙建舟用一段實拍視頻,向記者講述了該公司兩臺“大巨人”起重機,在該大橋香港段人工島施工的情況。
“2016年和2017年,采購商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采購了中聯重科兩臺qay全地面起重機,主要負責該橋香港段人工島施工。”趙建舟介紹,該施工段橋梁高度起伏變化,且處于轉彎區域,橋梁本身并不是水平而是成一定的角度傾斜,對設備的穩定性和微動性能要求極為嚴苛。加上海上高濕、高溫的環境,以及靠近香港當地機場的特殊位置,對施工設備要求更高。
為此,中聯重科派出技術小組,經過四輪技術測算,對設備進行適應性改進,將設備的使用狀態調整到最佳。“兩臺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為噸,在近兩年的施工時間里,始終穩定工作,創造了該噸位起重機兩年時間停機故障為零的紀錄、一天安裝就位20塊混凝土橋面的施工紀錄,施工效率要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的同類機械。”
“‘長沙制造’已成為國際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在人工島施工的兩年時間里完成了超過1000片混凝土安裝,總重量超過10萬噸。香港方建筑商中港重型機械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負責人特意趕到長沙,贈送獎牌向“長沙制造”表達感謝和敬意。
“對于重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大噸位起重機在設計制造上的難度是小噸位的幾何級倍數,參與到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讓世界對中國制造、長沙品牌的實力和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趙建舟對此深有感受。
來源:星辰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