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道《外交》雙月刊網站10月19日發表題為《五角大樓能贏得人工智能軍備競賽嗎?》的報道稱,如今,人工智能(ai)是軍備競賽的新領域,隨著中國和在該領域取得進展,五角大樓開始匆忙進入這個新時代。而有人覺得,美國人已經來晚了。
忌憚中國ai發展
美國國防部最近與博思艾倫咨詢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5年、價值8.85億美元的合同,將首次大規模使用人工智能系統來分析無人機提供的大量數據,并利用醫療數據診斷疾病,此舉反映了目前機器學習能力的可靠性。
9月,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宣布了一項更為雄心勃勃的計劃:一項耗資20億美元、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下一個時代(即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計劃。darpa說,這一新倡議的重點是“讓機器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成為可能”。
報道稱,雖然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概念已有半個世紀之久,但它仍處于相對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博思艾倫咨詢公司的合同把重點放在所謂的“狹義人工智能”上,即計算機程序專注于某項特定任務,通常是對人類此前的行為進行自動化處理。人工智能的這一水平仍然依賴于人類的大量輸入,也就是所謂的“監督學習”,機器使用為執行特定任務而設計的預編程算法。
darpa的項目則要雄心勃勃得多。它計劃開發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可依據上下文進行推理”——涉及人工智能科學家所謂的“無人監督的學習”,即算法本身嘗試識別數據中的模式。
報道稱,華盛頓剛剛開始探索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政策含義,從技術可行性到對人類的影響再到倫理問題。然而,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了敵對國家超越美國人工智能能力的威脅。
報道認為,最令他們擔憂的是中國。中國已經被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領先者。許多人擔心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處于追趕階段,尤其是與中國相比。
為保優勢多措并舉
鑒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很可能在于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的良好合作。然而,谷歌和其他技術公司反對與華盛頓合作的現實可能會讓美國政府不得不繼續尋找愿意合作的伙伴。私營企業不愿與華盛頓合作可能成為美國的一大弱點。
報道稱,目前,人工智能在國防工業領域缺乏尖端投資可能使華盛頓在下一輪軍備競賽中處于明顯劣勢。為了避免落伍,五角大樓的首要任務是找到愿意與軍方合作的、從事尖端研究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并為其提供資金。
報道稱,中國或許可以獲得完善算法所需的大量數據,以便更快地實現定位、模式識別和決策,但在助推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技術方面——包括硬件開發領域——中國仍然落后。這意味著,就目前而言,美國在人工智能軍備競賽中對中國保持著微弱優勢。在此期間,美國可以果斷地將人工智能融入新興武器系統。因此,五角大樓的第二個優先事項應該是盡快將經過充分驗證的人工智能技術——例如模式識別技術——整合到作戰能力中。
正如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建議的那樣,第三個優先事項是資助對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以便使軍方能夠做好準備,應對二三十年后的某些領域里可能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未來。
報道稱,如果不采取這些步驟,華盛頓的優勢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中國軍隊未來的人工智能能力可能會使其成為一支比現在還要強大的力量。一支人工智能占主導地位的中國軍隊反過來會改變各國的考量,可能迫使它們接受與北京的和解,從而避免與中國對抗。
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競爭。
在香港會展中心,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婭亮相主舞臺(7月10日攝)。亞洲最大規模科技盛會之一rise科技峰會12日在香港閉幕。為期4天的展會上,人工智能(ai)成為隨處可見的“熱詞”,相當部分參展商展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各類產品,多位嘉賓的演講話題也都圍繞這項技術的應用成果和發展前景展開。新華社發(王申 攝)
在香港會展中心,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婭亮相主舞臺(7月10日攝)。亞洲最大規模科技盛會之一rise科技峰會12日在香港閉幕。為期4天的展會上,人工智能(ai)成為隨處可見的“熱詞”,相當部分參展商展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各類產品,多位嘉賓的演講話題也都圍繞這項技術的應用成果和發展前景展開。 新華社發(王申 攝)
(2018-07-14 06:15:01)
5月10日,參觀者在博覽會上觀看一輛無人駕駛概念車。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5月10日,參觀者在博覽會上體驗虛擬現實技術。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2018-05-11 07:08:30)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