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開幕式場館內擺出“歡迎”兩字
n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肖春道/圖
海都訊 10月19日晚10點,當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開幕式圓滿結束,總導演謝南懸著的心總算著了地。
省運會四年一屆,省內各地輪流舉辦,謝南是第四次出任省運會開幕式總導演,也是擔任該職位次數最多的導演。在前晚的開幕式中,他創造了一項紀錄——首次在國內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中采用無人機編隊表演。
400多架無人機,分成三組出場,擺出各種造型,這些高科技表演的背后,有著什么樣的艱辛,昨日,海都記者獨家專訪了謝南,揭開精彩表演的背后故事。
音樂和路線有誤差 留下一絲遺憾
今年64歲的謝南告訴記者,本屆省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節目,從籌備到結束,用了近半年時間。4多名表演志愿者中,大都是學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近六個月的排練中,他已經學會了哄孩子,每場排練結束后,他都會和孩子們苦中作樂,“讓我們一起享受組委會提供的豪華快餐”。
說到廣受好評的無人機表演,謝南說這是自己最擔心的事情,整場開幕式,他都提心吊膽,擔心無人機出狀況。在前晚的表演中,近百架無人機帶著五彩的燈光,飛進體育場中央,做出跑道造型,隨后變成漢字“歡迎”的字樣,并在場內做360度的旋轉。
在觀眾看來,“歡迎”二字的旋轉展示是精彩完美的,編隊飛行位置精確,燈光變幻完美,表演時,音樂被觀眾的驚嘆聲淹沒。
作為專業人士,謝南則說,無人機的每一次排練都會有小的干擾狀況,開幕式團隊多次調試燈光、飛行路線,就是為了讓無人機表演和音樂更好地融合。在開幕式中,音樂和路線一度出現數秒誤差,雖然觀眾沒有察覺,但謝南還是感到一絲遺憾。
最難是場內飛行 需緊盯各出入口
在今年平昌冬奧會的開幕式上,1218架無人機擺出了五環圖案。而在中國國內的文體盛會開幕式上,這種形式極少使用,在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上是絕無僅有的,不少導演擔心無人機的穩定性。
和團體文藝表演不同,失誤對無人機表演來說是極其危險的。無人機在飛行時會受到各種信號、磁場、障礙物的干擾,有可能出現失控情況。省運會期間,寧德市區對無人機進行了管控,可主會場周邊還是有不少干擾源。加上寧德的主會場,容納的觀眾數在13000多人,相對于國內其他場館,空間較小,表演時更需要精準把控。
謝南說,第一組無人機表演放在會場內,后兩組是在場外。表演時,無人機方陣的下方,是不允許任何人員停留的,場內每個通道,都有專人嚴格把控,他緊盯著出入口,擔心任何一個人跑到場地內。在后兩場表演中,場外騰出了無人機降落區,禁止人員進入,風險低于場內表演。
提前兩個小時 完成程序輸入
謝南說,省運會開幕式的無人機來自一家廣東的公司,這家公司曾經創造了1架無人機同時表演紀錄。這些無人機是靠程序遙控,而非人工,輸入程序后,是無法進行調整的。
開幕式前兩個多小時,停放在主會場旁的體育館樓頂的無人機,被輸入程序,待命起飛。開幕式文體表演時間是晚上8點45分,而無人機在傍晚6點,就完成了程序的輸入。
每一架無人機,只有7分鐘的續航電量,它們的表演時間也會控制在3到4分鐘,而后返程。因此,三組表演需要400余架無人機分組承擔任務。
來源:海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