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別年均增速超20%的高增長時代后,中國汽車業從去年起&ldquo微增長&rdquo特征明顯。記者9日從在天津閉幕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了解到,與增速放緩相比,中國汽車業面臨的社會問題牽制更為突出,今后可能成為拖累汽車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中國汽車工業對外開放30年來,汽車產量從1982年的19.63萬輛發展到2012年1927萬輛,增長近百倍。尤其在2000年以來,中國汽車產銷量年均以2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2年全年累計產銷超過1900萬輛。
不過從市場情況看,汽車產銷量增速有明顯放緩跡象。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6月汽車產量1075.17萬輛,同比增長12.8%;1-6月汽車銷量1078.2萬輛,同比增長12.3%。
&ldquo未來10年,中國汽車產業仍將是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在8年內汽車行業將保持12%以上增長幅度。&rdquo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對汽車產業充滿信心。
與增速放緩相比,中國汽車業面臨的社會問題瓶頸變得越來越突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表示,無論是目前多個城市醞釀的汽車限購政策,還是北京討論的征收擁堵費,都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城市交通面臨的困局。
&ldquo就拿北京來說,實際已經開始擁堵了,然后限號,可限號每年還是增加了21萬輛車。即便是收交通擁堵費也不能哪都收,只能是城市中心收。&rdquo他認為,北京現有將近五百萬輛汽車,但企事業單位的停車位估計在200萬個左右,每天車位的建設速度趕不上車輛增長的速度,缺口越來越大。限行、限購治標不治本。
記者從論壇上獲得的最新消息顯示,國家的空氣行動計劃將于近期公布。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證實:&ldquo國家空氣行動計劃發布以后會要求地方政府出臺相應的實施方案,應該是全國同步的。&rdquo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表示,北京的空氣行動計劃任務分解已經提前公布,一共有84條,跟機動車相關的一共是22條。在政策設計上,主要是逐步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包括交通擁堵費的設置,同時重點調整使用頻率高、使用時間長、行駛里程多的行業車輛結構。
鄭新立也透露,為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正在加速完善汽車社會管理制度。
趙航指出,當前應該從解決根本問題上入手治理城市擁堵,而不僅僅是限制汽車產業的發展。例如,在治理交通擁堵上,可以探索錯峰上下班,建設小區道路等。在解決城市中心停車難問題上,應當考慮多建設停車場、停車樓,不能僅停留在停車貴層面。
在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中,新能源汽車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也是傳統汽車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889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7%。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認為,汽車工業不只需要持續發展,而且要永續發展,新能源汽車應當成為主攻方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李剛也認為,在國家和企業的熱衷與推動下,真正的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時代終將到來,新能源汽車工作的開展還有很大潛力。
鄭新立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節能環保汽車,國家將對三者實施差別性政策,分別給予鼓勵。&ldquo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將是一個多層次同步發展的大市場。新能源汽車將來會在汽車市場上不斷提高占有率&rdquo。
來源:新華 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