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1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朱炬)10月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在杭州開幕,匯集了阿里巴巴、沃爾瑪、京東、網易等來自全球的零售巨頭,共同把脈零售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是本屆電博會的一大看點,智能穿戴、人臉識別、智能導購等人工智能應用展示給老百姓帶來了強互動體驗。人工智能在發展迅猛的近兩年來,對零售業面貌改變有多大?星創視界(旗下臺灣寳島眼鏡)的躍遷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人工智能賦能下,以零售起家的星創視界已成功轉型為眼視光醫療服務企業,邁入大健康領域的無限藍海市場。
眼鏡零售和醫療服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能夠互融互通,在沒有ai的輔助下是難以實現的。
ai賦能,從眼鏡零售到眼視光醫療服務
“只賣眼鏡”,是國內消費者對眼鏡行業的普遍認知,也是國內眼鏡店的普遍業態。在傳統零售業面臨危機,紛紛尋求向新零售、智慧零售轉型之際,眼鏡企業該如何轉型?在和其他轉型零售企業一樣,完成了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消費者體驗升級等轉型布局之后,星創視界還有更長遠的目光:保持眼鏡零售時尚賽道的同時,擴張醫療賽道,轉型為眼視光醫療服務企業。
星創視界營運長劉冀忠作為演講嘉賓受邀出席電博會,并在會上表示:“眼睛是生命健康的入口,眼鏡行業的本質是眼視光醫療服務行業,只是在國內被長時間誤解為單純的零售業了。在歐美發達國家,眼視光醫療服務行業已經有百年歷史,眼鏡店的視光師經過8年的醫學專業教育和嚴格的行業資格考試后,不僅能給消費者賣眼鏡、驗光,還能開處方、篩查眼疾、進行診斷、甚至是治療眼病。”
劉冀忠表示,一方面,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國人眼健康問題逐漸增多,對專業視光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我國鼓勵和規范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星創視界采取了一系列專業化、醫療化行動,包括大力培養專業視光人才、開創更為精準的綜合驗光法、引進黑科技驗光設備等。
而ai技術的應用,是星創視界轉型過程中的重要突破口。今年7月,星創視界與著名ai科技公司airdoc合作,在臺灣寳島眼鏡店引進ai眼底照相機,可在約2分鐘內預測黃斑變性、中重度病理性近視改變、糖尿病、高血壓等30余種慢性病風險,準確率也比較高。未來,這項ai慢性病識別算法還能預測200多種慢性病風險。
有了ai篩查的基礎,兩個多月后,星創視界即與知名“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春雨醫生取得合作,打通雙方數據接口,消費者在臺灣寳島眼鏡店完成ai眼底篩查后,如果對自身健康有擔憂,需要進一步問診,可通過星創視界電子眼視力健康檔案vision-ibook接入春雨智能推薦的醫生,享受24小時內免費咨詢。
從高效、低成本的健康篩查,到即時的線上健康咨詢,星創視界在醫療化轉型上邁出了一大步。據悉,星創視界下一步或將與春雨醫生合作導入預約醫生的功能,在篩、診、療、藥閉環中更進一步。未來的眼鏡店會成為什么樣?是否能構建一個完整的醫療閉環?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問題。
ai+場景,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家企業
據介紹,星創視界ai眼底篩查發布以來,在各種行業論壇中是最受歡迎的展位,迄今已篩查數萬人。在沃爾瑪、網易、云集等新零售體驗扎堆的電博會現場,星創視界的ai眼底篩查展位同樣吸引了眾多體驗者,據介紹,僅在20日上午,就篩查300余人。
星創視界ai眼底篩查的火爆,反映的是國人對健康的重視。另一方面,星創視界在各種論壇篩查得出的健康數據并不樂觀:平均眼底病變率達16%以上,35歲人群的眼底病變率甚至達30%以上,國人眼健康隱患巨大。
劉冀忠介紹,ai眼底篩查并不只是臺灣寳島眼鏡的專屬,部分頂級三甲醫院和高端體檢中心也有。但ai作為一種拐杖型技術,本身不能發揮價值,與場景的結合決定了ai價值的大小。
眼鏡店作為老百姓極易觸達的消費場景,優勢在于高效、便捷和低成本:中國越來越高的眼健康問題、慢性病等患病人數與稀缺的醫療資源之間的矛盾,必然會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癥候,不利于老百姓形成定期篩查、及早發現病變風險的習慣,致使患病后治療成本高、國家醫保負擔重。
而星創視界旗下有約1200家臺灣寳島眼鏡門店,分布于全國各地的商場和街道,無需排隊掛號等復雜程序,就能在ai輔助下由專業視光師快速完成健康初篩。在這一過程中,最大的受益方還是老百姓。
此外,劉冀忠表示,星創視界“不搞一家獨大,鼓勵其他眼鏡同行攜手轉型,改變中國眼鏡行業專業程度低、被認可度低的現狀,同時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讓ai+眼鏡店場景的結合,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家企業,更是一個行業,以及整個國家消費者的健康狀態。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