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總裝業務注入上市公司破冰,在軍工行業重組歷史上絕對是重大的突破。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重工作為國內首例軍工總裝業務注入上市公司的案例,其意義不僅在于對中國重工盈利能力的改善,對軍工行業的未來重組更是意義非凡。隨著市場對重大核心軍工資產的上市預期升溫,擁有重組預期的軍工企業或將受到市場重視,資產證券化率一直居前的中航工業集團的重組將走在各大軍工集團前面。
軍工核心資產證券化破冰
軍工資產一直是一個神秘又敏感的話題,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核心軍品上市這個問題一度制約了軍工企業的資產整合。而正因為此,航空動力曾計劃重組收購南航工業、貴州黎陽航空動力等軍工資產,最終在計劃一年后被迫中止。
此次中國重工定向增發方案出爐,給市場透露的信息是管理層對軍工企業重組態度有了悄然的變化。
中國重工成為&ldquo吃螃蟹&rdquo的企業。中國重工表示,經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主管部門同意,公司率先啟動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首家軍工重大裝備總裝上市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將開辟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進入資本市場的先河,引領國家軍工資產全面證券化方向。
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李曉光表示,中國重工資產整合方案涉及到核心軍品上市,屬資本市場重大無先例。核心軍品上市,這個問題一度制約了軍工企業的資產整合,導致2011年航空動力資產整合失敗。今年的航空動力資產整合重啟和中國重工的核心軍品上市預示著軍工核心軍品的上市再次來臨,年初認為2013是資產整合大年的判斷逐漸得到支撐。
新一輪重組高峰到來
繼2007年、2010年之后,軍工行業資產重組迎來第三輪高峰。
在軍工重組預期升溫以及中國重工&ldquo一&rdquo字漲停帶動下,重工行業率先啟動,中國一重、三一重工、太原重工、中信重工、泰爾重工、大連重工等強勢漲停。中國重工注入軍工總裝業務成為軍工資產重組的先河,此次事件有望改善市場對軍工行業資產注入的預期。有分析師認為,在各大軍工集團中,中航工業已率先將各資產注入平臺理順,并且在資產證券化進程上也走在前列,市場對軍工重組預期的改變。以中航工業集團為代表的主要軍工集團具備強大內生長力,下屬上市公司蘊含強烈資產整合預期。
軍工企業重組方面,陸洲表示,未來三年將是軍工深入重組的高峰期,核心軍品總裝業務和研究所類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已不存在障礙,重組的進一步深化將有力提升上市公司資產盈利水平,并提高板塊整體估值。從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角度看,飛機、航母和雷達等軍品總裝類資產存在重大機會。
在行業人士看來,中航工業資產證券化率一直領先于各大軍工集團,未來仍有保持領頭羊的動力。2008年,中航工業一、二集團合并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資產重組與整合。中航工業上市公司市值已經從570億元增長到2200億元,資產證券化率由35%增加到55%左右。
截止目前,中航工業旗下中航投資、航空動力、中航電測、中航精機等上市公司,發布了總規模在150億元以上的定增收購方案。加之其他軍工集團的重組,軍工行業資產重組正迎來第三輪高峰。
來源:四川在線-金融投資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