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彈行情走勢回顧
煤-焦-鋼產業鏈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房地產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直接決定著煤-焦-鋼產業鏈的需求。投資拉動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新的領導團隊上任后,多次提到要注重經濟結構的轉型,上半年,面對經濟快速下行的趨勢,投資刺激政策遲遲不出臺,也反映出領導層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上半年,宏觀經濟弱勢下行,煤焦鋼產業鏈更是面臨重重壓力,相關產品價格快速下行。
在經濟下行壓力日漸加大之時,經濟維穩成為前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在領導層釋放出經濟保底、經濟維穩的信號之后,焦炭價格終于有所起色。本輪焦炭反彈行情中,政策因素的影響作用非常明顯,而價格反彈到目前價位,在期現價差持續高位的今天,反彈能否延續的擔憂也愈來愈強。
回顧過去2個月來j1401合約的表現,理清反彈行情的脈絡,對我們判斷后市行情走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6月下旬,鋼鐵廠商進入原材料補庫存周期,鐵礦石價格順勢上漲,在成本支撐的作用下,螺紋鋼亦迎來反彈,然而焦炭在6月底到7月初的這段時間內,仍處于尋底過程。7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廣西南寧地區召開的部分省區經濟運行分析會議上提出:&ldquo要防止經濟劃出下限&rdquo,7月10日,焦炭正式拉開反彈帷幕。在經濟下限、經濟底線提出之后,各項投資刺激政策陸續出臺,煤-焦-鋼產業鏈迎來了利好刺激政策的密集發布期,如:發改委的保增長方案、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城市軌交項目上馬、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等等,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利好刺激政策助力焦炭繼續反彈。8月初,焦炭看似反彈乏力之際,市場看到了房地產調控松綁的跡象,房地產再融資也重新開閘,受此重大利好因素刺激,焦炭再次強勢反彈。
之后,陸續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出前期刺激政策已有成效。8月份宏觀經濟陸續向好,市場信心再度獲得支撐。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匯豐pmi指數重回榮枯線之上,官方pmi指數出現大幅反彈。在政策預期與宏觀經濟陸續向好的背景下,焦煤焦炭市場信心重拾。
焦炭漲勢之快出乎市場意料,并于8月中下旬連創近2個月來的新高。然而焦煤焦炭在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后,市場恐高情緒日漸嚴重,之后市場開始在高位盤整。8月29日午后,大宗商品快速跳水,焦煤焦炭更是封死在跌停板,這一次跌停反應在高位且缺乏現貨市場有效跟進的情況下,繼續做多的市場信心的已顯不足。
8月份,焦煤焦炭市場利空消息偏少、利多消息頻出,市場情緒整體較樂觀。7月份還是以預期炒作為主,8月份則是獲得了宏觀經濟與現貨市場的印證,對比年內其它月份的反彈情況,我們本次反彈有所不同,來自現貨市場的支撐力度更大。8月29日焦煤焦炭跌停之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中,市場走勢與我們預期的幾乎一致:&ldquo其它大宗商品整體走弱,市場氛圍偏悲觀,焦煤焦炭弱勢震蕩概率較大,但不會大幅下跌&rdquo。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在有現貨市場支撐的情況,焦煤焦炭市場信心不再是一擊而潰;但相對偏高的期現價差也會限制焦炭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2.后市行情展望
2.1宏觀經濟:刺激政策顯成效,宏觀數據再向好
1-7月份,我國宏觀經濟數據下行趨勢明顯,gdp、ppi、工業增加值連連走低,克強指數表現亦不盡人意。然而,7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廣西地區召開的部分省區經濟運行分析會議上表示要守到經濟底線、防止經濟下滑突破下限。自此,相關刺激政策陸續出臺,之后公布的經濟數據逐漸向好,經濟下滑趨勢開始止步。
8月23日,匯豐銀行公布的8月中國制造業pmi預覽值為50.1,大幅高于預期,新訂單及產出回升拉動制造業活動重回擴展區間;新訂單指數大幅反彈至50.5,顯示內需有所改善;產出指數大幅回升2.6個百分點至50.6。
9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0%,連續第11個月處于擴張狀態,而且創16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8月以來公布的7月份經濟活動數據多數高于預期。7月克強指數回升,顯示經濟增長初現企穩跡象: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加快,連續兩個月來加速增長;7月鐵路貨運量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2.8%;新增中長期企業貸款環比多增500億元,已連續兩個月回升。
經濟數據的好轉及政策預期正改善著市場預期。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邏輯來看,刺激經濟企穩反彈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投資刺激,而投資刺激的主要著力點是固定資產投資與基礎建設投資,這兩項投資均不可避免地將增加對煤焦鋼的需求。高溫的8月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煤焦鋼的需求,雖預期已開始明顯好轉,而現貨需求卻未見明顯好轉。
就當年中國經濟結構而言,我們認為投資仍是促進增長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在經濟快速下滑甚至有突破底線之勢時,不排除出臺大規模投資刺激政策的可能。從已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刺激政策成效已顯。
9月份,我國將有多項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公布,包括:貿易差額、cpi、ppi、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新增人民幣貸款、m2與全國用電量等指標。從前期的政策節奏來看,預計相關經濟指標仍存在好于預期的可能,超預期的宏觀經濟指標對焦煤焦炭會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這些重要的經濟數據大多集中于9月中上旬,單從宏觀經濟影響的角度分析,中上旬焦煤焦炭下方會獲得支撐,維持偏強震蕩的概率較大。
2.2焦煤、焦炭總供給:居高不下
焦煤、焦炭行業供給過剩,下游終端需求又遲遲不見起色,焦煤、焦炭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然而,盡管行業虧損嚴重、減產停產傳言不斷,焦炭產量數據卻依舊堅挺。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上半年的7個月中有3個月的焦炭產量超過4000萬噸,產量同比增幅近7%。
煉焦煤產量增速較為平緩,但上半年在國際煤炭、鋼鐵與航運行業整體弱勢的背景下,煉焦煤進口增幅較大,2013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煤炭1.58億噸,累計同比增長13.3%,其中煉焦煤累計進口3533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7.6%。因國內外煉焦煤價差縮小,6月份煤炭及煉焦煤進口增速放緩,環比有所下降,但隨著國內煤價走高,7月份煉焦煤進口量再次大幅上漲。
低迷的國際運價強化了進口焦煤對國內市場的沖擊,6月下旬之后,國際運價小幅反彈,加之內外價差縮小,煤炭及煉焦煤進口量因而有所回調。鐵礦石、煤炭作為國際貿易干散貨的主要品種,在鐵礦石及煉焦煤進口量有所增加的同時,國際運價指數也從低位開始反彈。
2.3庫存結構發生轉變
高企的鋼鐵產量說明焦煤、焦炭需求并非太差,且較去年有明顯的增長,低位運行的鋼價是焦煤焦炭價格的主要壓力,在煤-焦-鋼產業鏈偏悲觀的背景下,貿易商與消費商保持庫存低位運行。自2013年以來,煉焦煤、焦炭在生產廠商與流通環節的庫存處于中高位水平,而在需求端的鋼廠中維持在低位水平。
這種庫存結構的變化一方面說明了市場普遍看淡后市的情緒,另一方面也為市場出現轉機提供了著力點,一旦市場出現轉機,需求可能在短期內集中爆發。
8月份本非焦煤焦炭消費的旺季,由于宏觀經濟整體向好,市場預期煤焦需求將有所改善,焦煤焦炭企業紛紛提高產品售價,需求商仍持觀望狀態,焦炭庫存開始小幅回升,流通環節的庫存增加有兩種可能:1.貿易商預期未來市場情況好轉而主動補庫存;2.售價提高但需求未見明顯好轉,出貨開始不暢、庫存有所走高。
2.4需求高位運行,但有回調壓力
粗鋼日均產量屢創新高,居高不下的鋼鐵產量將增加對焦煤、焦炭的需求。我國1-6月份生鐵產量同比增速為6%,粗鋼產量同比增速為7.5%。考慮到鋼鐵廠商生產技術的改進及入爐焦比的下降,預計對焦炭的需求同比增速接近6%,低于焦炭產量增速的7%,在鋼鐵產量如此之大基數的基礎上增長6%實屬不易。
8月中旬粗鋼日產量小降1.45%。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中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產量173.9萬噸,比8月上旬降2.56萬噸,旬環比下降1.45%;全國預估粗鋼日均產量為211.81萬噸。
上半年鋼鐵產量持續居于高位,銷售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盈利水平嚴重惡化,鋼鐵市場供需過剩的矛盾亟待解決,從長遠來看,需求大幅改善的希望不大,行業需從供給入手,控制產量方能緩解供需矛盾,然而在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企業主動減產的動能明顯不足,鋼鐵去產能任重道遠。在鋼鐵企業緩慢去產能的過程中,其對焦煤焦炭的需求難以保持較高增長率。
2.5終端需求有望改善
上半年煤焦鋼供需偏松、行情慘淡或已是共識,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鋼鐵產量高與下游需求不振的情況下,鋼鐵的社會庫存與企業庫存卻能持續走低。或許,鋼鐵企業最新公布的半年報可幫我們解釋這個問題:
據相關人士統計,27家鋼企2013年上半年存貨總額約為1582.5億元,而當期這些公司的凈利潤總額只有約36.8億元,兩項數字比較,存貨余額為凈利潤的43倍。以寶鋼股份為例,期末存貨的賬面價值約為314.7億元,中報顯示,年初公司此值為288.7億元,今年上半年,存貨賬面價值增加26億元。鋼鐵企業存貨主要為原材料與產成品庫存,上半年鐵礦石、焦煤焦炭等原材料價格較年初降幅較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