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環衛行業機械化清掃競賽開賽
圖為比賽現場
人民網南京10月19日電 (記者朱殿平)7分鐘內,駕駛洗掃車完成霧灑、洗掃、高壓沖洗、傾倒等多項作業。而且,噴霧必須把馬路兩側水杯上覆蓋的餐巾紙全部打濕,才算過關;在道路洗掃環節,既要利用水霧將所有瓶蓋全部移位,又要讓瓶蓋3厘米外的礦泉水瓶立著不倒……今天上午,2018年度江蘇省第三屆“中聯環境杯”環衛行業道路機械化清掃職業技能競賽在南京開賽,來自各地的“城市美容師”們就機械化作業水平展開了一場大比武。
江蘇省住建廳城管局局長王守慶介紹,近年來全省加快推進環衛機械化作業,努力改善環衛工人的作業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全面推動城市建成區實施道路機械化清掃,環衛清掃保潔工作正加快從傳統的作業方式向科學化、機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同時,各地不斷加大環衛機械化裝備的投入,配置洗掃車、壓縮車、高壓沖洗車、噴霧降塵車、小型保潔車輛(機)等車輛,形成了種類齊全、型號齊備的環衛作業車輛隊伍。此外,城市道路機械化作業裝備的作業內涵不斷拓展,作業內容涵蓋清掃、沖洗、灑水、清洗和保潔一體化服務等,環衛作業質量不斷提升。
“‘一把掃帚掃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與傳統作業方式相比,機械化作業效率更高,作業標準統一,且安全性更高,保障了環衛工人的基本安全。也因為機械化作業的加入,我們的環衛工隊伍也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學歷水平也逐步提升。”王守慶說,截至2017年底,全省道路保潔機械化水平達到78.7%,近三年平均每年增長近7個百分點,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比賽現場,在模擬港灣式公交站臺的“進站處”和“出站處”,沿弧線按一定間隔分別擺放了13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距每個瓶子內側3厘米處,對應擺放著瓶蓋。“礦泉水瓶充當路牙,瓶蓋充當垃圾。”裁判員介紹說,選手操作時,要求將“垃圾”掃走,但不能觸碰“路牙”,有一個礦泉水瓶倒下都會被相應扣分。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來自南京的選手們包攬了比賽前五名。其中,南京浦誠環衛公司三公司機械化駕駛員肖亮獲得冠軍,南京市市容環衛應急中心李文來、南京浦誠環衛公司二公司機械化駕駛員張路冬分獲亞軍和季軍。此次南京取得的優異成績與其機械化作業水平的“老大”地位相呼應。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長陳雷告訴記者,通過前兩屆技能競賽的舉辦,南京機械化清掃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南京全市機械化清掃水平達到了96%,位居全省前列。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