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暨國際醫藥人工智能大會在北京舉行
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2018年中關村創新創業季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主辦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暨國際醫藥人工智能大會,19日在北京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園區開幕。
第三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暨國際醫藥人工智能大會為期兩天,以“前沿、精準、融合、發展”為主題,聚焦國際醫藥創新資源和要素,主要內容包括科技成果孵化經驗分享、中外醫學轉化成果展示、重大項目合作簽約、論壇演講交流以及多種形式互動等活動。中國國內及美國、澳大利亞、瑞典、以色列、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轉化醫學領域及相關學科專家學者、相關醫藥研究機構、大學院所、大型藥企、創新創業企業、金融機構代表近人參會。
大會“中醫藥品牌建設與推廣”分論壇上,專家發表專題演講。 孫自法 攝
大會開幕式上,細胞手術微型機器人、醫學影像數據平臺、糖尿病微型人工胰腺技術、醫學診斷4.0等一批前瞻性中外醫學科技創新成果進行展示,相關專家還對這些創新成果在臨床應用中的作用與效果予以詳細介紹和現場演示。同時,大會主辦方還與韓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瑞典、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國內相關機構和企業,對包括國際上第一臺用于藥店的執業藥師智能助手小喬機器人、區域醫學影像數據、特異性白細胞分離術治療等10個重大項目進行合作簽約。
大會主論壇上,中外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腫瘤防治的國際前沿與挑戰、科技創新與中醫藥產業發展、美國fda法規對精準醫學的推動、人民健康系統工程等主題發表演講并展開交流。大會還設立7個分論壇,中外相關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代表將就國際醫藥人工智能、細胞前沿治療、中醫藥品牌建設與推廣、產品檢測技術與發展等議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交流。
參會廠商展示利用3d技術打印的假牙產品。 孫自法 攝
在“中醫藥品牌建設與推廣”分論壇上,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保健食品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林元就《中藥復方保健產品研發平臺整合研究》做專題報告稱,大健康、治未病已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中藥復方保健產品具有中醫藥的理論優勢、資源優勢和功能優勢,是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支撐。他還在理論研究方面提出“同疾異健,異疾同健”核心思想,建立中醫精準保健的方法。
據了解,本次大會主辦方之一的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是在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支持下,由北京市食藥監局、中關村管委會和海淀區政府共同推動建設的醫藥專業公共服務平臺,自2015年10月創建和被認定為“北京市戰略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以來,該中心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堅持專業化服務和提升市場化、國際化競爭力為理念,圍繞民生健康和精準化、個體化、可再生為代表的未來醫學發展,打造企業運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和醫藥專業服務平臺。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