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白駒過隙三年,日新月異。
置身中國重汽濟南豪沃客車公司,一輛輛,一行行,一列列,客車、校車縱橫排列,滿目光鮮亮麗,氣勢巍然。
豪沃客車公司2010年產銷客車不足百輛,2011年473輛,2012年1012輛,兩年翻番。2013年全年任務1500輛,截至8月底,已下線各類客車1050輛,豪沃客車公司下定決心,爭取年底超額完成任務,努力實現產銷連續三年翻番,三年邁出三大步。
三年來,豪沃客車公司整合機構調整人員,大力研發新產品,融合重汽生產銷售新理念,一步一個發展臺階,2013年終于實現&ldquo重汽智造&rdquo新的產業轉型升級。領導班子團結奮進、凝心聚力,以同布一盤棋的精神干事創業,在技術研發、生產組織、物流采購、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方面正呈現出新的提升態勢。
轉型升級&mdash&mdash
一份擔當做活了客車
2010年豪沃客車公司成立之初,一切規劃遠遠脫離了現實。客車生產個性化極強,市場周期短,小批量多品種,與卡車制造理念有著極大的不同,往往一個訂單只有幾臺車,設計人員經常在現場邊設計邊生產,為物流采購和生產組織等各個環節帶來很多麻煩。從市場角度而言,開始時定位生產的大客車,早已是很多知名企業的拳頭產品,市場占有率已達到80%,行業新兵要想從中獲取一杯羹難乎其難。
由于客車的生產成本高、品種多、產量低,僅靠少數做客車的專業人員,完全無法扭轉在重卡制造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員工理念,成立之初既談不上業績,更說不上規模,加之市場定位有誤以及對產能的嚴重估計不足,豪沃客車公司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總經理孫國彬總結出,豪沃客車公司要想走出一條不同于別人的路,實現扭虧為盈,只有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首先要做的就是走車型標準化之路,從人員、技術、質量、銷售等各個關口重新統籌規劃。一方面從其他客車企業引進專業技術、設計、銷售人員,整合精簡機構另一方面,融合重卡制造理念的先進做法,引入卡車生產、經營、設計理念,實施標準化生產,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在此基礎上降低采購成本同時減少產品品種,打造精品車型,引入卡車行業的經銷方式,轉變市場結構,努力實現營銷創新。
轉型的契機是5.6米校車的研發與批產。2012年年底,在隨州客戶的100臺校車訂單中,他們偶然了解到校車市場的新機遇,按照客戶需要將常規尺寸縮減到5.6米,卻獲得意想不到市場青睞。山東、湖南、湖北、福建等省有著相當大的市場需求,長頭校車很快成為市場新寵,訂單紛至沓來。
校車的成功研發,讓他們開始放眼市場,探索出一條既不與競爭對手正面交鋒,又獨辟蹊徑的產品線及銷售策略,在合理定位市場的基礎上,豪沃客車公司開發出三條產品線15個主打車型。一是基于競爭對手制定方案,以6~8米客車及校車為主,搶占浙江系、民營系以東風客汽、青年客車等為代表的輕型客車市場,將市場份額做大,并力爭3~5年成為輕客行業老大。二是以8~12米公交主流車型發展曼技術優勢產品,針對地市以上客運公交公司年購計劃,轉變營銷思路,搶占公交車輛市場份額。三是做強做大8~12米旅游客運車高端產品,依托曼技術實現&ldquo全周期生命分析&rdquo的可靠性能,撬動旅游客運車市場。豪沃客車公司立志明年實現3000輛產銷目標,躋身全國客車行業前十名。
&ldquo智&rdquo造客車&mdash&mdash
一馬當先實現了創新
停車場、調車場、總裝線、倉庫各處,400余臺豪沃客車整裝待發,一部分將走出國門服務東南亞一些國家,成為豪沃客車叫響國際市場的試金石,另一部分即將遍布濟南、滕州、大同、晉城等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一條條流動的城市風景線。
在副總經理羅高華和所長馬龍東的帶領下,豪沃客車公司逐步完善產品系類型譜,從市場調研到項目開發,在圖紙設計到生產試制等各個階段融合卡車的生產制造理念,以&ldquo智&rdquo造客車的創新思路,憑借造型美觀、性能優良、性價比高等優勢,逐漸打開國內外市場。
技術研究所作為豪沃客車公司的核心團隊,肩負著產品定位、技術革新等重要工作,在開發產品線工作中,他們結合市場需求與生產能力,將全承載高二級豪華旅游客車、長頭專用校車和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3個項目列入研制計劃,調動所有設計人員,制定了詳細任務計劃,包括圖紙下發節點、采購周期跟蹤與反饋等,并細化到每一位設計員。為了保證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設計員現場勘察,不少設計員同時兼顧兩三個項目,直接參與生產與物料發放,經常加班到深夜。經過不懈努力,在2012年北京客車展上,全承載高二級豪華旅游客車榮獲&ldquo最佳公路客車獎&rdquo,長頭校車榮獲&ldquo最佳校車獎&rdquo。
[page]
&ldquo整車降成本方案&rdquo是豪沃客車公司針對扭虧提出的又一戰略方案,技術人員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與物料廠家溝通交流,從技術角度根據經驗判斷價格是否合理,每一張清晰明了的bom表格后都飽含著設計人員龐大的工作量。他們組織多批設計人員分別前往長安、宇通、舒馳等客車公司學習考察,廣泛尋求配套資源,逐一篩選,積極向重汽資源靠攏,從產品配置、結構改進、配套資源篩選、物料定額核對、產品工藝方案、流程改制等方面,分別對輕型客車、旅游車、公交車制定了降本方案,平均單車成本降低6000元以上,部分車型成本降低1萬元以上。
抓質量是不變的主題,質量部、技術部組織各個加工分部,針對生產過程及市場中暴露出的質量問題下大力氣整改。如在對漏油、漏水、漏氣等&ldquo十漏&rdquo問題進行質量攻關中,他們逐一制定方案逐個整改,并對改進后的車輛進行跟蹤驗證,問題發生率下降了76.5%。經過全面不懈的努力,豪沃客車整車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質量穩定性年年上升。
枕戈待旦&mdash&mdash
一腔付出確保了訂單
產品逐漸獲得市場認可,訂單蜂擁而至,而產量卻依然困擾著企業的發展。由于受客車生產特殊化的制約,訂單很難形成批量生產。豪沃客車產品覆蓋了自5.6米至13.7米的公交、客車、輕型中巴、校車等多個平臺,訂單個性化強數量小,上線后設計變更頻繁,對于產量的提升極為不利。
豪沃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周海燕接過生產重擔兩月整,兩個月他的體重減輕了12斤。&ldquo干客車太難了!&rdquo說起與卡車生產理念的諸多不同,這位幾十年從事生產計劃工作的老兵還會發出如此感嘆。經過調整理順,豪沃客車公司領導班子合力共管,生產、采購、技術、后勤等部門通力配合,兩個月實現首戰告捷,以日產12輛車的進度,圓滿完成了7月份217輛、8月份302輛的訂單任務,兩個月519輛車的產量,恰好是1~6月份的生產總量。8月份成為載入豪沃客車公司史冊的日子,因為評價一個客車公司能否實現效益創造業績,月產達到300輛以上就是判別標準。
面對7、8月份超負荷的訂單任務,他們成立了生產計劃進度控制小組,每天下午5點召開工作例會,連續堅持兩個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作計劃,使生產秩序暢通有序。周海燕分別以抓&ldquo合車&rdquo和&ldquo入庫&rdquo兩項關鍵性工作,牢牢卡住生產進度的命脈,計劃、調動一切資源,快速、準確、高質量、低成本的確保日產12~15輛車的生產水平,全面完成訂單任務。
8月份正值酷暑,全體員工堅定&ldquo戰高溫、奪高產、奪佳績、保安全&rdquo的信心,許多員工中暑后輕則吃點藥繼續工作,重則打點滴后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各加工分部擰成一股繩,克服一切困難力保生產。見習副總夏銳全力配合抓好訂單生產組織工作,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ldquo8+4&rdquo(即8天預排、4天鎖定)生產方式,定期組織制造、采購、外協等部門分析生產計劃執行進度,解決物控環節的各項問題,以實現生產秩序化。
8月31日下午5點,周海燕的手機上不斷發來加工部經理們匯報完成任務的信息,周海燕一一回復&ldquo謝謝&rdquo。他說:&ldquo看著&lsquo下線302輛車&rsquo幾個字,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我的心情,豪沃客車公司的員工讓我太感動了&hellip&hellip&rdquo
凝心聚力&mdash&mdash
一個信念走出了和諧
清晨,群鳥鳴唱,秋陽高照,上班的員工沿著一條彎曲的林蔭小路紛紛走向工作崗位。黨委常務書記王維每天提前進入廠區,在他眼中,廠容廠貌,員工精神,無一不是企業形象的反映。今天,他照例到廠門口開啟意見箱,等待每位員工的心靈呼聲。
有哲學家說,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美。當機床轟鳴,干勁高漲,車輪滾滾駛下裝配線時,看得見的是和諧一片的生產節奏,而那看不見的,正是豪沃客車公司密切配合一盤棋的和諧之美。
在豪沃客車公司方圓645畝的土地上,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地員工700余人,為了豪沃客車的壯大,為了中國重汽的發展,他們凝聚成一個大家庭。針對員工文化底蘊的不同,尤其外來員工對重汽的企業文化不甚了解,黨委提出必須用中國重汽的企業文化統一認識,統一理念,并下發《中國重汽員工文化手冊》和《媒體看重汽》讀本,使員工了解中國重汽幾十年走過的輝煌歷程,引導他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到&ldquo二次創業&rdquo的洪流中去。
王維第一項要抓的工作就是創建和諧企業,辦公樓前懸掛的長幅標語&ldquo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創建和諧企業&rdquo,表達著企業最由衷的向往。黨委提出,要緊緊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創建和諧企業,著力解決一線員工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積極配合生產經營等工作提升企業知名度及美譽度,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
正像他們提出的&ldquo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rdquo的口號,為了配合7、8月份的大月生產,黨委工會加強親和力文化建設,為各車間配備了小藥箱,并在炎炎夏日&ldquo送清涼&rdquo,將綠豆湯、冰糕、礦泉水等防暑降溫用品發放到一線員工手中。在生產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黨委號召全體黨員發揮先模作用,以&ldquo廉潔自律向我看齊,拼搏奉獻向我看齊,學習創新向我看齊,干事創業向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