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后獲得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
笑容溫婉、聲音輕柔。初見楊芳,如果不是她一身印有江南集團的“藍領工人”著裝,很難想象她從事機械加工行業,是中國兵器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16歲進入江南公司走上銑工崗位,32年過去,她成為公司首席技師,先后獲得了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
獨當一面的銑工能手
“我是軍工二代,父母都在江南集團工作,從小就聽著父輩講述軍工故事長大,傳奇的軍工故事加上‘軍工基因’的傳承,使我從小就向往成為一名軍工戰士。”楊芳說,趕著退休頂替的最后一波,1986年,十六歲的她進入江南公司,走上了銑工崗位。
當時親朋好友都認為:機械加工行業一直是男同胞們的天下,一個女孩子又會有多大出息呢?但她卻認為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肯鉆研,同樣能有自己的價值。在廠里,師傅們對她這個“小辮子”傾注了父兄一樣的關愛,鼓勵她要做機械加工行業的“花木蘭”。
要做好一名合格的銑工,首先要練好站功。剛開始,一天下來她總是腰酸腿痛,過了很久才逐漸適應。為了看清師傅的手勢、刀具的形狀,她全然不顧砂輪機旁粉塵飛揚。因為產品制出要泡在油里,一天下來她的手沾滿了油。但憑著一股韌勁,她很快就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銑工能手。
機床就是她的“繡花針”
1992年,江南公司第一臺數控設備落戶楊芳所在的班組,并確定由她來操作。面對進口的先進設備,盡管壓力巨大,她還是選擇迎難而上。“那段時間我把休閑時間全部利用起來,自己花錢買來相關書籍,開始了漫長的學習路程。”
為掌握前沿軟件的應用技能,她花了夫妻兩人一年多的工資買回一臺電腦,學習caxa、matercam等軟件,隨著對數控機床技術的掌握,她也承擔起越來越多復雜零件的加工。2004年,她一舉奪得湖南省首屆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組第三名,成為當時獲獎者中的唯一女性。
隨著國家國防實力增強、軍轉民力度的加大,公司的科研試制任務更加繁重,她甚至經常忙到深夜,實在累了,就在車間的椅子上靠一會兒,等天亮了再回家。雖然辛苦,但每當制造出一件合格的產品,她就覺得充滿了成就感。近幾年來,她還先后承擔了航空航天精密零件的制造、高速列車動車組核心零部件加工等五十多項科研試制生產任務。
2013年,國家級楊芳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團隊17人均為公司管理、技術、技能線上的骨干人員。近年來,工作室參與軍工科研項目53項,完成共計1300多種零部件的科研工藝與試制任務等。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